电影《Ratatouille》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人人皆可烹饪。同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成功的创业者,但是成功的创业者可能来自任何地方,任何阶层和职业。或许你在被上司布置的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时,也在内心高喊过“我要离开这个可怜的职位去创业!”要知道,创业并不是靠一时冲动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去理性对待的大事。人人皆可创业,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创业,以下的八种情况,对于创业者来说是“致命”的——
1.以就业的心态创业
在给别人打工时,有人把工作当事业,有人把工作当工作,有人把工作当成做工,这三种不同的工作境界转移到创业中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的人,无论是在打工或在创业时,提升速度都远远高于另两类人。不同的人群在价值上也会有不同的分层,当然不一样的人也可以选择不一样的道路,但怀着一颗就业的心去创业是很危险的。在这种状态下创业者对经营的项目往往缺乏具体详尽的规划,并且没有自我管理及时间的把控能力,缺乏成本、资金链以及市场及项目发展的意识,失败后又很容易受挫,这就会给创业埋下失败的隐患。
2.缺乏创业者应有的思维高度
从一个士兵成为一个统帅,并不仅仅是身份的变化,更是思维和视野提升的一个重要过程。就业者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最基本至少要保住饭碗,更高一层就是职业发展及晋升问题,却很少意识到要去用老板的眼光看问题——或许有人会认为没那个必要。但与就业者不同的是,创业者要有高瞻远瞩和纵览全局的视角,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在哪,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实现,目前所处的阶段及正在面临的问题等等。记住:“一览众山小”的机会只有站在高处的人才能得到。
3.看待工作的心态过于狭隘
大家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和印象:除销售类的工作外,如果上司不施压,工作效率就会降低一些,卡着最后期限完成工作的更不在少数。一到放假欢呼雀跃,一到加班愁眉苦脸,下班决不在办公室多呆一会,多加一会儿班就为加班费斤斤计较。当然我并不是认为这样不对,作为就业者,薪酬和福利是理所应当的所得。创业者则不同,他们往往吃饭不准时,加班到很晚,假期和业余时间也很少,但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能当天解决的事绝对不往后拖。因为对于创业者来说:事业就是生命,工作就是生活。
4.不能把握整个公司运作系统
对于企业来说,就业者是保证公司正常运转的一个零件,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只处理好自己的任务环节,对于同事负责的其他任务环节则不会且不可能去插手,否则还会多一个“爱多管闲事”的称号,最后吃力不讨好。但是作为创业者,对整体系统的把控对公司是至关重要的。仅仅倾注于部分环节或没有前瞻性是不够的,你的视野与事业是息息相关的,站得越高越远,能够得到的机会和资源就越多。
5.遇到失败一味推卸责任
在创业过程中,失败是在所难免的,面对失败的心态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公司运作中如果出现了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推卸责任以自保。回避危险是人的天性,包括创业者也是不愿面对失败的,但如果回避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势,一旦出现了问题就把重点放在追究责任上或变得消极,就无法从失败和失利中学习、吸取到教训了。很多成功的创业者正是在自己承担的失败中总结分析了问题原因所在,积累了经验,才不断学会成长,直至取得最后实现了个人乃至社会价值的。
6.让企业为自己的冒险行为买单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都有很多的设想和点子,并且干劲儿十足愿意挑战。但事实和想象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很多无法预料到的情况一旦出现,轻则使企业蒙受利益的损失,重则把整个企业都赔进去。创业者不比就业者,就业者如果犯了错,最多是一个部门的错,但是创业者犯了错,就是关乎于整个公司存亡的错。不能从从降低成本及风险、或是提高效率的角度出来,调动整个公司的力量去完成某个项目,企业就无法稳定快速地发展下去。
7.浪费无度,没有成本概念
经营企业就像是持家,无度的浪费是要坚决制止的。财大气粗并不是浪费的理由,越是具有影响力的大机构,在成本控制方面就做得越完善,仅仅会带领公司赚钱的创业者并不是一个好的创业者,在赚钱的同时还能够精打细算的老板才真正是有经营头脑的创业者。
本文作者:网友 来源:网络销售与市场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章旨在分享信息,不代表对其内容的完全认同。文章来源已尽可能注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积极配合处理。同时,我们无法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进行完全保证,对于因文章内容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本账号不承担法律责任。转载仅出于传播目的,读者应自行对内容进行核实与判断。请谨慎参考文章信息,一切责任由读者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