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什么样子的网站?
网站由于需求的不同,呈现的方式也不同。例如以画面调和及整体感觉为诉求的形象网站;以功能强大及强调服务为诉求的购物网站;以数据庞大及搜寻健全为诉求的内容网站;以面面俱到及多采多姿为诉求的入口网站;以自我风格为诉求的个人网站;以公司作业为主的内部网站……等等。
网站的目的不同,诉求对象也不同,在谈设计之前,最好先搞清楚你的网站是要给谁看的?而这些对象的使用习惯、浏览的环境差异、使用者爱好等等,都是必须研究探讨的范畴,而设计者也必须对这些看似与设计无关的背景因素有着程度上的了解!
网站企划一般产品企划类似,但可千万不要忽略这个动作,它可是网站成败的重要关键,一份可被执行的网站企划,必须经过网站主与设计师双方所认可,也是在制作时的教战守则,下面我们列举一些网站企划中,所常被探讨的课题:
网站的成立宗旨
简单的说,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个网站?目的是什么?」。这是属于开宗明义第一章,也是创作一个网站的思考起点。在这个环节中的思考所得,也直接的影响到设计时的各项环境设定、表现风格、技巧特效等。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现在面对的是一个电子零组件的企业网站,然后业主告诉你,这个网站主要是提供企业的相关产品信息及服务给既有的客户参考,并进行商品的采购、询问的商务事宜。我们用一句很简单的话勾勒出这个网站的宗旨,接下来设计者必须思考的是:
1. 客户在哪里?是华人还是国外客户?这直接的就牵涉到网站的语言设定。
2. 客户的浏览环境是什么?虽说现在新计算机的规格、配备不断提升,但这可并不表示所有的人都是用最新的计算机在使用你设计的网站!如果有空去参观一些企业内的信息环境,你不难发现P II以下的计算机仍普遍存在,再检查一下浏览器的版本,哇……是4.0,看看显示器设定,15?640*480……。(规模越大的企业,员工的信息环境,高低水平落差越大,普遍来说,除了信息人员外,用的都是旧计算机,而这些旧计算机的使用者,却是你主要的浏览群众。)这下你可能已经知道你设计的网站至少要能被这些环境接受,千万不要认为有人会因为你的设计去更换计算机!
3. 以上所提,都是一些很基本的观念,但设计者却常忽略的小问题,设计者绝大多数都认为这无关设计,其实不然。再就这个例子讨论下去,很明显地,这个网站要强调的是信息及商务服务,是以功能服务为导向,当然设计也必须在这个前提下完成。像是商品陈列画面的设计,部分设计者为求画面美观,可是功力全开,配色、版面配置都是一流的佳作,但很可惜的,这些表现创意的「设计」,在使用者透过黑白雷射列表机印出来,当成文件签呈在公司流通时,这样的设计用处有多大?很可能的情况是,黑白打印出来,字段与字段内容常常分不出来;过度强调版面变化,结果印出来图像文字超过打印范围……。
当然牵涉到网站的设计因素,绝非只有上述那几点,要提醒设计者的是,在设计之前必须跟业主一同将这些观念厘清,透过网站设立宗旨的定义,将可使你的设计变为更有效的设计,而非好看而已。
相关网站的调查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设计网站可千万不要闭门造车,尤其是在跟业主或是相关人员讨论网站的设计走向时,最好能够事先准备一些竞争网站的资料,可以试着去分析其它网站的环境设定、配色参考、功能的设计等等。这可不是在教你仿冒或盗用他人的智慧创作,而是去研究他人成功的因素。就像开店一样,为什么开在麦当劳或是大型超商附近的商店,生意都不会太差?因为这些店在开设地点上均经过较详细的市场评估,包含人潮、该地区的消费潜力等等。而一般小店原则上都不会去做这些事,于是借力使力,自然的成功机率也较高。
这也是这本书出版的重要目的,希望透过各类型网站的整理收录,提供给设计者更多的参考范例,也可省去许多的数据收集时间。
制定需求功能及网站架构
这部分当然也可藉由一些成功网站参考而得,但是仍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改变。举例来说,像是「Site Map网站地图」是在很多网站上都会见到的,但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一些功能选项及单元内容很多的网站,方便使用者的一种导览机制,对于一些只有寥寥数页的网站而言,这样的机制就显得多余。另外像是网站的层级架构分配,也是许多设计者常忽略的地方,例如像「公司简介」,如果所描述的内容不多,大可在一个单元或画面内表现完毕,至多利用锚点(Anchor)的做法来区隔;但如果内容繁多,下面又还分为企业愿景、经营团队、股东阵容……等等,则可能必须用次选单的方式表现。功能需求或是网站层级的多寡,并没有一个标准,但无论多寡,都必须要做一适切的分类,而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挤在一起,或是把差异性极大的内容归在一类,而目前绝大多数的使用者在浏览网站时,也都倾向在一大范围内,去寻找相关讯息,因此内容的分类、讯息的集中或分散等,都是必须考虑的范围。
分配执行阶段
不要想着要一次把网站做完、做好,通常有着这种想法的网站,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上线的时间一再的延迟,进而错失了商机。在期初的规划上,当然必须要有完整全盘的架构计划,但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应该切割成不同的上线阶段,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降低制作时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根据已上线的市场反应,修改日后的方向,不至于一步错而全盘错,这是设计网站与设计其它产品很大的不同点。
在许多网站上,有未完成的功能或是内容,通常都会打上「建置中」或是「Under Construction」的说明,我们并不建议这样做,这会让使用者有不好的印象。与其告诉众人还没做完,或许应在已完成的部分中保留部分的延展空间,日后再予以补足,或许会更恰当。(记得一件事,不要让使用者觉得自己是实验作品的白老鼠!)
一个好的设计,必须是思考过后的创作行为,这个行为我们叫做「企划」。但由于许多企业内的作业分工,降低了许多设计师思考的机会,很多设计变成一种只动手不动脑的创作机器,即令动脑,也只是在美学或是视觉的部分。虽说术业有专攻,但我们仍认为设计必须加入更多的想法,而非单纯的创作,如此的设计创作方能具备更多的实用价值及内涵,成为内外俱美的作品。
本文作者:佚名 来源:http://www.jb51.net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