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创业
现在,如何做未来的教育
徐毅斐    商业模式  编辑:dezai   图片来源:网络
做教育的创业团队最大的困难和成本。要让一群各有专长,专业背景各不同,但对教育都相对陌生的人,去学习了解彼此的领域,并精诚合作,是很难的,需要时间和团队的耐心。

这个讨论的前提是:你想做未来的教育。

何为未来的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顺应时代对人的需要的、能有效利用先进生产力的、(加一句:现在未必能赚到钱的)教育。

我只能基于这个假设来展开讨论,而我也认为这样思考问题,做对做大事情的可能性更大(当然也更可能死在沙滩上)。如果想做现在就赚钱的教育,请到中关村根据路上的广告牌和小广告上面的需求,来设计公司目标。

我以前不是做教育的,这决定了我的思考方式和视角。我是一个生物医学工程、心理学、人机交互背景、做成人产品(区别于儿童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热爱互联网的人。而工作经历里在研究院思考将来的产品比较多,所以我更看重超前一点的价值。

斑马骑士虽然做的是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很不同,但我觉得所有的教育都应该符合未来教育的趋势,儿童教育甚至更应该代表未来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斑马骑士还没有真正上路,整个中国教育的变革也没有真正开始。

但说起教育,绝对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基本上可以涵盖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生的方方面面,可以从内容、产品、服务说到理念、制度、体制、国情。 对于思想边界基本限于屏幕、产品思维的互联网人,中国教育产业宛若银河星辰,纷繁复杂,难以洞察其本质。

复杂就复杂在“中国”两字儿上了。我们看到新技术所能支持的教育变革、国外如火如荼的新教育产品 / 模式,在中国似乎都是一些找不到子宫的受精卵,无法着床受孕。中国的教育市场似乎是一个异次元空间,不遵循技术、教育发展的规律(让 C2C-copy to China 彻底失效)。在中国要做符合未来趋势的教育,似乎在理想和现实间有着一个巨大的沟壑。

不过,总得有人也总会有人去尝试跨越。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和假设:如果要做,那么现在,如何做未来的教育?

第一步,请闭眼—选择性、暂时“忽视”国情和体制!讲国情就别来做未来教育,讲体制说明自己已经被 institutionalized(体制化,参考《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解释)。除非你想顺应国情做点赚快钱跑路的事情(出门右拐房地产中介也比咱们赚钱快),否则,如果你坚信教育在未来有不同的形式,中国教育不会一成不变,那就得首先暂时“忽视”眼前的纷纭。这种“闭眼”,不是愤世嫉俗或盲目的理想主义,而是进入创业的“禅定”—洞察事物本质、专注行业 / 用户价值、关注自身修炼。

第二步,请相信—相信未来是不同的。我不是要给创业者(或我自己)催眠,其实已经不用我暗示什么,iPad、Google Glass、Leap Motion、Myo 腕带、3D 打印机,如果这些不是未来那什么是?如果这些是未来,那教育会和现在一样么?二三十年前,我们的父母在我们这个年纪、我们在现在孩子的年纪时,谁会想象得到生活是今天这个样子?我们需要学习掌握什么能力来应对现在的生活?

一个国家的国情和体制,可以是影响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它成为制约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甚至唯一因素,那只能说明这个行业还没有具备颠覆性的因素(通常是科技),或者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严重缺乏创新力。在现代社会,尤其是信息时代,当颠覆性因素具备的时候,政治、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是无法阻止一个行业的革命性变革的,比如近代的汽车、飞机、无线通信技术、电脑、互联网、手机…… 即使在中国的近 10 年,如果国情能决定一个行业,媒体行业就不会有微博,金融业就不会有支付宝,通讯业就不会有微信—长远来看,国情可以影响,但无法决定任何行业的发展。

我不信,教育这个号称未来万亿的市场,仅仅是靠市场需求驱动的—人口数量和应试体制决定的市场需求早就在那儿了;我不信,移动互联网、互动技术这些巨大而崭新的趋势出现时,教育市场只是继续去延续原来的产品、服务模式和发展路径,而非跨越式、颠覆性的发展;我不信,身边所有的年轻父母都认识到现在的教育需要变化,这样的情形还会长期持续下去。否则,只能说明时机未到,或者我们不是成事的人。所以,做教育,说国情,只能说明我们既没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也没有足够的智慧明白历史赋予 IT 人的使命、参透科技赋予我们变革的法力。如果这样,我们只能对自己说“Shame on YOU!”(真没用!– 翻译过来总是觉得怪怪的…用英语会感觉缓和一点)

第三步,请宏观回顾(Macro-Retrospect),用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宏观的视角(教育从来不仅仅是科技)去审视教育,思考其本质。对于教育,我们是外来人,有我们独特的视角,想错了也没关系。

人说“知史可以明智”。我们就用历史的眼光去探究一下教育的定义、模型、行业。我也希望能够由此建立一个教育产品的框架模型。

Note:以下表格随手设计,只是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思路分析趋势,细节不一定经得起推敲、考据。

说明:

教育的定义:虽然现代教育的定义是工业革命后产生的,但是实质上适用于所有时代。教育是服务于当时当地的社会生产的需要,必然有当时当地的印记(所以,我们的“国情”和“体制”其实没什么好抱怨的)。

教育的五大要素模型:

受众:人。过去到现在,从贵族扩展到平民,从男人扩展到女人,从孩子发展到终身。
目标:生产技能、文化思想的传承(私以为传承不准确,应该加上创新,并应该以人的能力提升为目标)。
内容:(与时俱进的)生产技能、文化思想
工具 – 媒介 – 内容形式:承载内容的介质,本质上是当时当地的科技决定的。
情境:教学的方式、场所

【用互联网产品的思路,解读上述的教育模型:】

受众:教育面向的用户是人;教育输出的成果也是人;教育服务的对象是社会。某种程度上,人是这个模型里的相对常量。

目标:教育的目标 / 价值 = 技能的传承,即信息(知识)的有效传播,乍一看似乎教育产品 / 服务具有非常互联网的特征,但这并不准确,还要加上“人技能的提升”。而且关键是这一点,让教育产品 / 服务区别于一般的互联网信息产品 / 服务。后者只须考虑信息的传递,而前者需要确保提升人的能力。

内容:内容是教育产品的组成部分。它是时代、社会生产的需求—教育目标,决定了教的内容(未来需要教未来的内容,也有些内容是亘古不变的)。

工具:工具是教育产品的另一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服务的组成部分。内容 + 媒介形式,才共同组成了教育产品,比如书、视频。工具是与科技相关性最高的要素。

情景:情境是由内容、教学方式和工具共同决定的,比如文字、语言教学方法和纸质书决定了服务通常在线下,视频和网络摄像头让线上服务成为可能。科技是重要因素,但也受到人的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经济等条件的制约,比如读电子书不习惯,视频聊天感觉奇怪。

【从中解读的规律/趋势:】

教育产品的本质,虽然历经时代、技术的变迁,但是几乎从未改变。

教育变革的最大驱动力,还是以科技为驱动的生产力。科技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工具、形式和教学的方式和场景。(这是为什么会是我们 -IT 人参与甚至驱动变革!)传统的教育从业者认为内容是关键,这是在其它因素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科技改变教育(或整个世界)的趋势是:用技术还原 / 模拟自然,还原 / 模拟自然中信息的呈现(从文字书到多媒体到虚拟现实)和交互方式(从键盘到触控、语音、手势、肌电、眼神、脑电等)。我们在不断的 decode 自然界的奥秘,再创新科技去复制或模拟她,从中创造价值。

每一次重大的教育变革,科技都是核心驱动力,而且每一次变革都绝不是单独针对某一个因素的,它既决定了教育内容的更新,也决定了教学方式的改变。

未来的教育,从目标到内容、到工具、媒介、形式、场景都将有不同才对。

堪称教育变革的,一定有巨大影响范围,让教育的效率(效果)有巨大提升。

教育的变革中,人的习惯、观念、意识、文化通常开始时都是阻力(往回看看,电视、电脑、互联网、iPad、电子书……)。
……

【以史为鉴,运用模型进行分析:模型的有效与否,看能否解释现在,预测未来】

过去:

“教改”之纸张与活字印刷术:科技让信息承载的媒介,从口口相传、龟甲、竹简变成了轻便易书写的纸张,从手工变成了批量生产,即使内容没有多大变化,从媒介形式、传播形式、使用方式、使用场景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影响的人群、地域巨大。这是变革!

教改之教材改革:教材即教育内容,近代每一次改革都是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和生产力需要,但仅仅是内容的改变或教育理念的改变。还谈不上变革!

教改之电教室:从纸质书本、手写板书,变成了胶片投影,仅仅是媒介载体呈现方式的改变,信息不可传播。这不是变革!

教改之电脑 ppt:电脑绝对是革命性的,但在中国的教室里,ppt 只是另一种胶片投影而已,依然是教室情境。同上,这不是变革!

教育新势力之远程教育、网校:内容上有变化但并不巨大,工具、方式上利用了新技术,但是当时的受众面过小,没有巨大的影响。这不是变革!

教育新势力之线下培训:不用解释,木有一丁点儿的变革!

现在 / 未来:

电子书:内容上似乎没有变化,但是信息的关联性、多媒体交互形态实际上是对内容巨大的增值,从媒介上它更容易传播了,使用体验更好了,学习效率更高了,目前看惠及的受众面也是巨大的。所以,这是变革,是所有教育变革的基础之一,平民化用户友好的 ipad 是变革的催化剂!

Lynda.com/ 可汗学院:内容上 Lynda 针对一些职业、技能的培训,算是一种变化,是传统教育的补充,满足人们当下的教育需求;可汗学院依然是传统课程教育。形式上,二者都是各种短视频,从媒介上是对文字内容的一次升级,算是利用新技术的一种变化;使用情境,依托互联网远程学习,也是一种新技术的升级。要算的话,它们也是初期的变革,甚至目前都谈不上变革。看未来的发展。

各种 MOOC:内容上都是传统教育内容;形式上都是视频 + 图文;使用情境,除了依托互联网远程学习外,还引入了社交、讨论的形式。也是变革的早期形态,但关键是,它在革传统教育的命,改变教育机构作为资质认证体系的权威性,其社会意义是重大的。

未来的教育公司:一定是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培养人适应未来需要的技能,利用 Google Glass、Leap Motion 等先进的科技,依托社交等互动形式,提供更高效率的教育产品 / 服务。

【再利用模型来推测一下未来的儿童教育:】

人:人的进化没有那么快,但未来的孩子应该越来越聪明。人有发展规律,儿童的年龄会很敏感,每个年龄段都会是不同的教育需求。

目标 / 价值:传承人类的技能 / 价值,让孩子能成长为适应未来生活需要的人才。未来是什么样的?未来需要什么样能力的人?我们的什么技能 / 价值需要、值得传承给后人?这些我们无法准确回答,但我们应该可以清楚:未来一定不会象现在这样。比如,人类信息的承载,已经从文字转向更加富媒体的声音、图片、视频;比如,因为信息量的剧增,信息的快速处理能力更加重要了,等等。

内容:如果教育目标有变化,那么内容自然也会变化。比如,在未来,比起背诵、记忆大量知识,快速搜索、阅读、比较、整合、利用知识的能力是否更加重要?比起写作文,演讲、表达能力是否更重要?比起文字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图形、视频、动画等视觉表达能力更重要?

工具:可以将孩子安全地接入到网络虚拟世界的工具。iOS 的直觉设计,是第一次将信息终端送到了 2 岁孩子即可接入的范围。而之后 Kinnect、Leap Motion、Myo 腕带、眼动、脑电交互等自然交互技术的发展,将让孩子能够更加方便的使用网络。

场景:移动技术的发展,让虚拟与现实世界重合了起来,让知识从“失去情境”的书本上,重新回到知识发生的地方,让孩子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提升乐趣也增加了效率。

第四步,请微观分析(Micro Introspect),用心理学、认知、脑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关注人和微观的学科,去洞察学习的本质。

80 年代,MRI、脑电、计算机等技术推动的脑科学、神经认知、人工智能学科,第一次将“人类学习机制的黑盒子”打开了一角。我们了解到学习过程中大脑的工作机制,第一次开始了解学习的本质过程是什么,从此教育科学几乎一夜之间从刀耕火种粗放式的状态,跨入了可以精细设计教育方案、测量学习效果的科技时代。当然,这个时代还处于非常早期。

教育和学习似乎在讲一回事儿,但教育是对这一活动的一种宏观的描述,而学习描述的是人在其中的微观、具体的行为。对宏观的回顾可以看到科技在教育中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而只有深入到微观,才能彻底弄清楚学习的本质,才能了解教育该如何实施、科技如何渗透进教育。

专业的内行人,一定能发现,我在第三步用产品建模的思路建构的教育模型里,似乎漏掉了非常关键的一点:教育方法 / 理念。并非我建模的时候疏漏,而是我确实认为这不能成为一个稳定的变量。

试想一下,就语言教学举例,教同样的词句等语言知识,A 理念认为应该还原生活社交场景,让人尽快学会运用,于是从“hello”开始教起;B 理念认为应该让人认识周围的世界,于是从名词“Apple、Mum”开始教起。一段时间后,A、B 理念或教育方法教出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同的语言能力,究竟该如何选择呢?而教同样的词句,教大人和孩子,甚至只是男孩和女孩的差别,方法也会不一样。教育方法 / 理念,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身研究的深入,在不断变化。而且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人的个体差异之大,尤其是在儿童早期,非常显著,这决定了教育方法是需要因人而异的(中国哲学的古老智慧)。正因为我们清楚了学习的机制,才能更科学的选择教育方法 / 理念。理念绝无定法,包括最新的 Flipped Class Model,都还是在应用层,有它的适用情境。

我借用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思路,建立另外一个模型来解释未来教育的探索方向。

大家还记得我用互联网产品的思路解读教育的目标,是 “信息(知识)的有效传输 + 提升人的能力”,衡量其效果就是教育的“效率”。如果我们用信息产品的思路来给教育一个信息时代的定义:

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信息处理的能力—信息获取、加工和运用的能力。

信息获取:广义的阅读,各种通道的信息获取都是

信息加工:这是学习发生的重要环节:理解、吸收和记忆(转码、分类和存储)

信息运用:信息的调用。这个过程比较复杂,但各种形式的运用(练习、测试、解决问题)都是学习发生后,个体能力的体现。

在认知范畴内,这个定义可以解释各种领域、一切狭义 / 广义的教育、学习活动。这里信息包括知识、经验、方法、技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等各种类型的内容。上述三种能力强则效率高。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设计我们的教育产品 / 服务的目标,就会变得(看

降低信息获取的阻力:

我们这些数字移民们的大脑不习惯用软件处理大量纷繁复杂信息,因此我们创造了 HCI(人机交互)来补充我们的能力。【HCI 是在弥补人类进化的缺陷】

信息量太大、纷繁复杂,因此我们诞生了信息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获取和利用信息。【用户体验设计发展多年,其实是在为教育服务做准备】

单调静态的文字信息理解起来困难、枯燥,因此我们将它用多媒体的视频、动画设计来展示,让理解变得更容易,甚至更有趣。【视频、动画的设计将成为人类的另一种语言能力】

降低信息加工的阻力:

不同人的认知、思维模式不一样(左脑 VS 右脑、形象 VS 逻辑、图形 VS 文字等),那么我们给不同特点的人就用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这叫 Customize,个性化。

不同人的能力也不一样(有的擅长文字,有的数学更好;能力水平也有高低之分)那么我们给不同能力的人就要提供不同难度的信息内容,让 ta 在学习中尽可能多地保持在 Flow—心流状态。这叫 Adaptive,自适应。

私以为,个性化和自适应是未来教育的最重要的两大特征。任何号称未来教育的产品 / 服务,如果不具备这两个特征,基本都是忽悠。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碎片化和场景的碎片化,都在为 Customized and Adaptive Learning 做准备。

降低运用信息的阻力:

将信息还原 / 重建到场景里。最好的例子是 Google Glass 和 VR。设想一下,当你做饭的时候,眼前不是一页菜单,而是眼镜里每个食材、器具上的标签和操作提示,那是怎样的效果和效率?

经验的沉淀和复用。信息在不断地被记录下来,从文字到声音到图像,而将来“经验”这种隐性知识也将被很容易的记录、分解、再利用。(Quora、知乎是最早的雏形。)

提升学习的动力:

Gamification 游戏化:将是最重要的手段。利用“清晰目标、简单任务、明确反馈、及时激励”的游戏化手段,让学习过程充满正能量的动力。

Socialization 社交化:这是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毕竟人类是群居动物,社区里经验的分享、游戏化的激励更容易发生。

第五步,请睁眼,从未来回到现实世界,面对荒漠的现状,拿上棍棒石器去找到绿洲和食物。

做教育一定需要理想主义,但创业必须面对现实。现实是父母们还活在应试教育的时代,无论是否情愿,还在为孩子的择校、升学、就业担心。如果未来如此,现状如此,那么我们如何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如何解决现实父母的问题,让自己具备活到未来的能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我们怎么活到未来?这些问题从来没有答案,需要我们创业者自己去解决。

但我觉得有一条比较确定的道路:学习的效率。经济学原理是万物发展的背后的无形之手,效率是未来教育和现实状况的契合点。我们很清楚科技就是“嗜效率为生命”(参考 Kevin Kelly 的《科技要什么》)的。而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可以从哪些环节入手,利用最新科技提升学习的效率。

第六步,请厉兵秣马、修炼自身。

首先是个人的修炼:

1st,活在未来,不断“幻想”、视觉化未来的场景。请经常“闭眼”(-_-)。

2nd,学习,因为你是教育公司。保持无知、开放的心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教育需要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当然,我觉得重点要学习了解认知学科、人机交互、用户体验设计这些对教育产品设计最有直接帮助的学科。

3rd,理解教育和理解科技。做教育,是要将一些知识做成产品 / 服务去教会别人,所以我们既要会做科技产品,还要成为教育的专家。只有二者强结合(一定的),才能做对、做好教育产品。无论互联网出身的 IT 人进入教育行业,还是教育出身的专业人跨入互联网教育,都需要学习成为另一领域的专家。(这点我对 IT 人充满信心,毕竟我们掌握了先进生产力。但我也得说,教育是科学的,尊重科学规律是必须的。)

4th,开放协作。教育行业从品牌策略上可以学习 Apple(比如,“斑马骑士”希望 Design for Kids),但战略上应该做 Google。教育是系统工程,教育产品也有基础设施和核心应用,很难有一家公司垄断。做好教育产品 / 服务所需的各种技能很难在一个人或几个人身上聚集。所以公司之间鼓励协作。尤其是创业公司之间—我们已经很弱小,外部环境已经很恶劣,如果我们不协作构建我们自己的生态圈,活下去的可能更小。

然后是团队的组建和修炼:

1st,请用个人修炼的方式要求团队,起码是核心团队。让核心团队清楚现状和未来的差距,做好坚持的准备。


2nd,组建一个多背景跨学科的团队,认知、人机交互、用户体验设计、开发和教育。


3rd,协作。我觉得这是做教育的创业团队最大的困难和成本。要让一群各有专长,专业背景各不同,但对教育都相对陌生的人,去学习了解彼此的领域,并精诚合作,是很难的,需要时间和团队的耐心。

第七步,马上做,坚持并享受。不做永远不知道。不坚持找不到出路。不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活不到未来。

最后想说,我觉得中国的国情、特殊的文化环境,会催生出与国外非常不一样的互联网教育解决方案,即使形同意也会不同。

这里附上徐给我们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初衷:“其实写这篇的时候,也有些纠结。我其实更希望比较客观地表述和分析(而非表达态度和立场)的是这波教育浪潮里,究竟什么是驱动力,机会究竟在哪儿,到底是 IT 人还是教育人适合去冲浪。在我看来,这些是可以推理和分析的,这些分析是能站得住脚的,能解释一些本质的东西 “…

本文作者:徐毅斐 来源:网络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章旨在分享信息,不代表对其内容的完全认同。文章来源已尽可能注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积极配合处理。同时,我们无法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进行完全保证,对于因文章内容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本账号不承担法律责任。转载仅出于传播目的,读者应自行对内容进行核实与判断。请谨慎参考文章信息,一切责任由读者自行承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