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营之神”、“台塑之王”王永庆的逝世,像一尊巨石沉落在商海之中;一时间激起千层浪。很难想像,这位马三立一样身材的老人,曾经靠着借来的200元钱;在云波诡谲的商界打拼了半个世纪,终于将572亿美元装进自己的口袋,跻身世界50强;并成为商界巨星。是什么成就了这位“小学生”,这位“学徒”?
【秘诀说】
追根究底: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务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只求合理,不问结果。
瘦鹅理论:忍耐饥饿,坚韧不屈;等待机会的到来。
基层做起: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成功的机会就愈大。
实力主义:学历不等同实力,务实经验愈丰富,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身体力行;制定让员工有切身感的管理制度,发挥员工最大潜能。
价廉物美:坚持供应价廉物美的原料给下游客户,企业得以蓬勃发展。
客户至上:买卖双方唇齿相依,给客户利益自己才有最大利益。
【精髓说】
1、勤劳朴实,止于至善。2、利己利人,回馈社会。3、实践为本,创新创“心”(同心同德)。4、平等亲和,简单管理。5、知识主权,预感、预见、预谋。6、以我为主,强调个性。7、科技领先,求新求变。8、集权决策,分权执行。9、午餐汇报,善于沟通。10、平和待人,恩威并举。
打开网页,无论是经营之道,还是管理之道。我们只要用鼠标一点,就会“无边落木萧萧下”。如果我们精心解构,分丝剖缕;就会发现,每个成功之道都有其逻辑性及根赋性。
一、“米”粒之光见太阳
王永庆15岁小学毕业后,便拿着父亲借给的200元钱做米生意。当时的米中含有沙砾、杂物和小石子。其他卖米的鱼目混珠地卖。而王永庆则要拣干净卖。其他米商守株待兔。而王永庆则走街串巷。这是与众不同。
在送米时为顾客擦米缸,并记下米缸的容量;记下顾客发工资的日子。王永庆把米做活了,同时也得到顾客的赞誉;获得了人缘。一传十,十传百,王永庆自然出类拔萃。
从理论上说,营销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顾客,并引导和挖掘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王永庆秉承了“与人为善”的民族传统。一个经商的人,有的靠旁门左道;有的靠官商勾结;有的靠损人利己。而王永庆的规则是:做事先做人,要做大事,先做好人。
我们看到,虽然三聚氰胺、苏丹红、甲醛、色素、大果乐能够带来利益,但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他们的做法,伤害了民众的利益,破坏了经济秩序和事物的发展规律。以致“全部下架”,成为众矢之的。
人格、人性也蕴含着商机;甚至左右着经营的成功和失败。
二、经营的胆识
在塑料制品的启蒙时期,当时台湾没有人敢做。在大家怂恿下,王永庆一马当先,第一个“吃螃蟹”。我们还不能说,王永庆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只是在机会到来之时,他敢于押上全部家当,背水一战。这是他有别于他人的地方。有些机会就是属于“勇者”,而非瞻前顾后的专家、学者。王永庆不仅仅以勇者自居。而是由此及彼,逐步扩大产业链。所谓风来帆速,水到渠成。
1989年大陆受到欧洲列强的制裁和挤压,处境十分艰难。而王永庆则不顾台湾政要的阻拦,执意来到大陆与中国领导人谈商论道。并随后在大陆建医院,建工厂。王永庆先生为大陆残疾人,为灾区捐款捐物;已达数亿元。
由此,我们可以从王永庆的人生之旅和经商轨迹,看到他“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些理念与“小富即安”不同,与“无奸不商”悖离;不是急功近利,不是欺行霸市。不是坑蒙拐骗,不是奢侈铺张。正是他的人格魅力,和秉承的做人原则;使他的所作所为,更符合人们的意愿;更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其实最难的不是经商,而是做人。
我们曾经也有不少“拳头产品”,也有不少红极一时的厂家。如一家电视机厂。刚开始引进的是优质显像管,所以可以到处“莺歌燕舞”。在赚到钱后,不是再接再厉,而是买一些劣质零件。这些劣质零件没有让他们暴富,反而葬送了这个厂的大好前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许多厂家都是因为操盘手的失误,让占尽天时地利的企业崩盘。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也是人为造成的吗?人性的缺陷,会使人在关键时候失误;或错失良机。许多企业的难点不是在创业,而是在守业。台湾人想肥水不流外人田。王永庆则在大陆投下几百亿,希望扩大产业。他看到是商机。
三、经营中的哲理
应该说,逆向思维是我们从事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的定理。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基本素质。但往往我们在一种“利好”的惯性中,虽然也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我们缺乏王永庆那样的勇气和眼光。往往是随大流,盲目跟进。在2007年股市一片红的盛况中,股民们想的是“变本加厉”,是“暴富”。致使93.5%的人被熊市套牢。如今是“哀鸿遍野”,这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缺乏逆向思维的意识,或意志。
血的教训,再一次启迪人类,必须认识事物的两重性和多重性。一家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他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
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诞生的典型例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的多样性,决定角度的多维性。通过不同的角度,找到切入点;我们也许会触类旁通,柳暗花明。我们应该从“经营之神”的身上,领悟到不灭的“神灵”。
本文作者:刘传东 来源:http://articles.e-works.net.cn/marketing/article59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章旨在分享信息,不代表对其内容的完全认同。文章来源已尽可能注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积极配合处理。同时,我们无法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进行完全保证,对于因文章内容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本账号不承担法律责任。转载仅出于传播目的,读者应自行对内容进行核实与判断。请谨慎参考文章信息,一切责任由读者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