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职场
如何让你的组织对成功“上瘾”
网友  收集    编辑:dezai   图片来源:网络
习性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它比任何说服动员都省力。建立成功的习性就是按照组织的策略目标,引导并强化员工下意识的行为。一旦形成,他们便有了自我强化的“意识回路”,自动抗干扰。

想要员工懂极限竞争,就得布置他们看冬奥会。从速滑、单板、自由滑雪到无舵和双人雪橇,选手之间的较量以接近毫秒的差距分胜负。在以毫秒为单位的竞争中,成败超越了实力之争,变成习性之争。

奥运冠军的经验告诉我们,习性决定胜败。

对员工能力有高低的企业,成功的习性更有价值。成功的习性包含专家智慧和隐性知识,所以,培训过的条件反射带来高于平均水平的表现。因为是集体的下意识动作,组织让高能力员工事先预判和优化选择,无需低能力的员工做选择,规避了系统的短板效应。

不懂培养成功习性的组织往往受困于习惯平庸的习性。在只有冠军才能生存的市场中,那意味着缓慢死亡。

“菲鱼”靠习性破纪录

凭借22块奥运奖牌,“菲鱼”(Michael Phelps)打破奥运史上单人奖牌的纪录。但造就传奇的还是他盲游200米的蝶泳纪录。他让人们开始相信“成功的习性”。

北京,2008年 8月13日,早上06:30,菲鱼准时起床;07:00,进餐。无需思考,鸡蛋、燕麦、奶昔,刚好2000大卡的能量。08:30,入水热身游800米混 合,600米踢腿,400米挥臂,200米自由,25米冲刺。09:15,开始着LZR泳装,需要20分钟让它贴身无碍,然后戴上耳机,播放同样的临赛音 乐。09:56,开赛前4分钟,菲鱼站在起跳蹬边,活动脚趾。听到自己的名字后,站上去,然后再下来,甩手前后三次,再站上去,保持好姿势,发令枪响,菲 鱼纵身入水。

这些是他每一次比赛一成不变的标准流程。它们已经成为下意识动作,根本不需要思考。

不一样的是,入水后,菲鱼立即感到泳镜有水汽。游出100米后,菲鱼基本看不清水底标线。在最后一个来回,他能听到场上喊声震天,但看不见对手,也 不知道离终点还有多远,但心理时间告诉他,再奋力三下就能触壁了。当他出水时,扯下灌满水的泳镜,看到1:52:03。菲鱼打破世界纪录。

从他7岁开始,教练鲍曼(Bob Bowman)就着重训练一招:养成下意识的条件反射习性。按教练要求,每天睡前“放录像”,菲鱼在头脑中默想每一个动作、每一秒感觉,直至自然入睡。到 比赛时,教练只需强调,进入“录像放映”。于是,菲鱼让大脑沉浸在千万次重复过的连续动作中。教练还让他在黑夜的密歇根湖水中游泳,让身体完全听从下意识 的习性,无需眼睛的指引。当泳镜进水后,菲鱼仿佛又回到熟悉的夜游中,一切听从习性的安排。

超越泳池这样稳定的环境,放到高度对抗和变化的橄榄球赛场中,习性仍然是成功的法宝。上个月“超级碗”大赛中,西雅图的“海鹰”队以43∶08大胜 丹佛的“野马”队。教练卡罗尔(Peter Carroll)沿用他在南加大时的“习性”哲学。从吃的食物到使用的语言,每个细节都围绕“竞争”和“胜利”组成下意识的行为动作。“成功的习性”已经 升华为冠军策略的核心。

“成功的习性”与流畅的心理体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剑桥教授舒尔兹(Wolfram Schultz)就研究大脑中的“意识回路”对行为的影响。“引信-习性-奖励”,这三个部分组成自我强化的“意识回路”,让人们养成下意识的行为模式。 后来在麻省理工、洛杉矶加大等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得出下面的结论:1)习性显著地左右行为;2)与说服、讲道理相比,习性更长久地影响人的行为;3)某些外 界刺激能引发下意识的习性。蜡烛光或巧克力可以是引发浪漫恋情的信号。它们是引信。4)在“引信-习性-奖励”的意识回路中,大脑自动分泌荷尔蒙激素,它 带来愉悦的奖励,从而强化习性。

把习性用到组织能力中,星巴克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针对客户抱怨,所有员工都有经受“LATTE”(拿铁)服务习性的培训。LATTE习性包括:倾听 (Listen),承认(Acknowledge), 改正行动(Take action),感谢(Thanks),解释原因 (Explain why)。中国企业中,烟台万华代表了安全生产习性培养的优秀组织。即使进厂区的时候,左右没有任何人,开车的司机也立即减速到5公里/小时。类似的安全 习性贯穿在员工的各个细小行为中。“经济组织的进化表现在习性”,尼尔森和文特(Nelson and Winter)的经济进化论研究的就是常规习性。

无论是奥运冠军还是普通员工,他们的成功习性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流畅的心理体验。它解释了另一个组织效能。心理学家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研究发现,流畅的心理状态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还产生“上瘾一般”的激励效果,鼓励人们不断重复所熟悉的 技能动作,以求反复体验流畅的心理过程。因为相信自己的能力,看到正面效果,人们往往投入更大的热情和关注,以至于进入忘我的境界。这样的意识回路刺激分 泌兴奋的荷尔蒙,让人产生莫名其妙的愉快。世界上没有比流畅的体验更让人“上瘾”,更有自我激励效果了。

做“成功习性组织”

习性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它比任何说服动员都省力。建立成功的习性就是按照组织的策略目标,引导并强化员工下意识的行为。一旦形成,他们便有了自我强化的“意识回路”,自动抗干扰。

每个高尔夫球手都知道,挥杆不能思考。练习场上的一万次重复换来球道上一次下意识动作。成功的习性也是把组织从临场的琐碎决策中解放出来。与系统的短板效应相反,因为是成功的下意识惯性,习性减少波动,拉升组织的平均表现。

设计成功的习性,像菲鱼教练一样,组织首先要弄清走向冠军的“惯例” ,例如,对化工企业,一切围绕安全;对医院,以关爱为核心。其次,组织可以尝试多种诱导“惯例”的引信,辨别其中最有效的因头。例如,刺激友好争论的“茶 话会”,有联想特征的时间段、出场人物、着装或议程。最不能少的是,成功完成每一次“惯例”后,一定要有三、六、九等的奖励,并且公开宣扬。

主政通用电气期间,韦尔奇认定要建立“跨部门合作创新”的惯例。在远离公司的克劳顿村,“创新擂台”帮助大家暂时忘记行政等级,共同想象新的合作模 式。圣诞年会上,优秀表现组受邀登台,领取一张夸张的大支票。“擂台引信-跨部惯例-奖励合作”,通用电气就是这样建立成功的习性,并成为当时的商业冠 军。

本文作者:网友 来源:网络收集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频道首页  >>网站首页   纠错  >>投诉
版权声明:CIO之家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CIO之家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延伸阅读
也许感兴趣的
我们推荐的
主题最新
看看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