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财务管理
运用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探索
纪新华  万方数据  财务  编辑:dezai   图片来源:网络
成本是企业在产品的销售数量与价格受到限制的情况之下决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成本管理即为企业在生产与经营进程之中实施成本核算,分析、决策及控制等各项科学
 1 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成本可以说是决定企业经营利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旦企业成本比本行业的平均成本还要高,其产品的价格处于市场环境之考虑,势必难以高出平均价格,一旦在产品的质量上缺乏自身所独有的优势,其在成本上的落差肯定会为导致企业出现亏损。在企业的生产环境与市场环境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在产品的售价区别并不大的情况下,低成本的商品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这样就能充分提高企业的竞争势力。在投入相同资金的情况,成本较低的企业就能生产出质量相对更好的产品,这样一来,就可提高该产品的销量及营业收入,进而就会提升本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益。因为较低的成本能够反映出本企业在生产、管理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能够体现也本企业的科技进步与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所以,企业一旦所创造的利润愈高,其留存下来的利润自然也就愈多,能够进行自我完善的财力也就更加充足。实施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一旦降低成本就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也就能够给员工更多的待遇,这样就能多多缴税,真正提高财政收入。因此,实施成本管理是强化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条件。

2 当前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是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极为薄弱,不仅观念极为落后,而且管理的方法十分陈旧,未能意识到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一定要全面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行为,在本质上是各家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上的竞争,具体表现为在成本管理在范围、手段等诸多方面的考虑上存在不同意见,由此而造成企业的成本管理较为松散,实施成本控制的制约也极为薄弱,由此而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二是少数企业在成本核算上不够理想。在具体进行核算时,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实施人为调整成本的现象十分多,由此而造成了成本核算上的严重失真,导致企业出现严重亏损。如果企业管理层对此不给予充分重视,就会导致缺口变得愈来愈大,甚至让企业的经营无以为继。

3 应用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分析

    3.1 树立企业全员成本意识

    企业应当全力提升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因为人是企业管理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在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因为人的成本管理意识对于实施成本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企业员工对于下调成本的想法越多,一般来说也就意味着其对企业、对此项工作更具有责任意识,越会千方百计地积极寻求调低成本的方式,自觉地参与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之中。有鉴于此,要想真正做好压缩成本工作,就一定要注重于对全体员工开展深入的成本管理教育,使其能够提升参与到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当中的积极性。树立企业员工成本意识的实施渠道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为正强化,其二为负强化。前者是指加强对企业员工开展理论性教育,积极营造出每一位员工都积极参与挖潜和下调能耗的积极性,建立起致力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应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全员成本管理指标,对于那些能够较好地完成管理目标的员工,应当辅之以物质上的奖励,从而让其能够保持与提高强化成本管理的主动性,自觉自愿地将成本下降到最低处。后者则是对难以完成成本管理目标的行为实施惩罚,以促进对员工的刺激,争取实现减少或者消除这一行为的最终目的,在企业中形成增强节约意识与压缩成本的意识,全力以赴地提升本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企业一旦难以产生经济效益,肯定就无法在市场环境下继续生存与发展下去。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一定要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持续完善基础性,按照企业目前所在行业的具体特点,以实情为依据,全面分析研究企业在人才成本、生产成本以及销售成本等诸多方面的成本水平,从而建立起适合于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体系。一是要把企业的成本管理看作是一项全面的系统性工程,注重于协调全局,对于本企业的成本管理研究对象、管理内容、具体方法等实施全面有效的论证分析。要按照本公司的生产经营特征、产品特征、销售特征、物流运输状况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从而便于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之中的各环节加以控制,进而实现成本管理之目标。二是要建立起实施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企业的管理层一定要首先做到以身作则,对涉及到本职岗位的各项成本实施有效控制,从而防止成本无法有效的控制。同时,要结合本企业内的各个岗位设置情况,建立人性化的成本责任制度,让本企业员工均和成本管理体系加以挂钩,并依靠企业所制定的奖惩制度来推动成本管理的落实,进而使本企业的全员成本管理能够真正实现。

3.3 严格控制材料采购成本

    鉴于采购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应当采取控制材料采购成本的方式来提升采购的质量,这是促进企业节约生产性成本开支,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与经营成绩的重要前提。实际上,企业的采购工作始终是十分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在材料采购上所涉及到的面非常,一而且最主要是与材料厂商进行谈判,应当说,商家的功利心是非常重的,假如企业不建立起一套齐全完整的材料采购机制及其程序,非但会导致材料采购变得无章可循,而且还会为负责采购的员工与商家以实施暗箱操作之空间。一旦如此,非但难以保障材料采购的质量,而且用于采购材料的成本势必会被人为地提高,而且严重制约本企业的成本管理,甚至影响到既定经济效益之实现。有鉴于此,企业应当将严格控制采购成本列入经营管理的的重要内容来加强,具体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完善材料采购内控机制。一套严格而完整的材料采购内控机制,能够让企业的材料采购工作更为规范,而且还能保障企业在生产与经营之中所需各项物资的合理供给,进而提高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成效,杜绝各个部门相互间的扯皮与推诿现象,同时还能从制度层面上落实企业负责采购员工的各项行为,杜绝在采购之中出现违纪甚至违法现象。在采购内控机制上,要具体规定各项材料采购之预算、授权人之权限,规范化的采购流程、涉及到的各部门责任及其相互关系、价格审批方式等等。

    二是要形成供应商档案及其准入办法。对于已进入本企业采购范围的供应商,应当通过建立档案来实施规范化管理,从而及时了解所有供应商的企业声誉、信用状况等。在供应商档案中,不仅要有编号、具体地址、联系电话等基本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历次交易的记录、目前的设备状况、财务情况、产品品质情况等。对于每一位进入档案的供应商,要进行认真审核。其后,企业在进行采购时,一定要在已经归入档案的供应商之中加以挑选,而实施大宗采购时也应当在以上供应商中进行招标。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供应商档案进行更新,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一旦有可能,最好派人定期实地到供应商的生产场地进行深入调查,查看其产品生产流程是否规范。

    三是要形成价格档案以及价格评价机制。公司采购部门务必对全部采购材料进行汇总,再形成统一的价格档案。对于新一批采购物品之报价,应当和已经归档的材料价格进行认真对比,从中找出价格存在差异之原由。假如没有可以信服的原因,所采购之价格就不能超过以前所采购的价格标准。对于那些十分重要的材料价格,则应当形成一套价格评价机制,由企业专职部门来定期收集相应的价格信息,并通过分析与评价目前的价格水平加以评价。假如企业能够真正抓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对于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肯定将大有帮助。

    3.4 通过模拟市场核算以促进成本管理

    采取模拟市场核算的手段,能够很好落实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要坚持将强化成本管理放在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及时有效地清理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消耗额度,通过以优质优价为原则,不断提升各类产品的质量。鉴于模拟核算需要持续深化,因此,对于企业中各基层班组的成本核算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是因为班组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指标的最重要承担者。因此,加强班组各项工作显然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定要在班组中配置好兼职的核算人员,开办模拟市场成本核算的培训,确定核算的内容与方法,落实模拟市场核算的具体细则以及考核制度,从而让基层班组员工能够提高责任心,发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形成责、权、利彼此联系的重要体系。

    3.5 实施安全质量管理以推进成本管理

    要将安全质量管理纳入到成本管理之中,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健全安全与质量的各项制度,采取三个方面的手段来进行落实。一是要采取教育手段以促进思想层面上的落实,要切实增强广大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细化自身的安全构想,落实安全管理的针对性。每个工作日都应安排安全员强调各项安全措施,提醒员工认真观察工作环境,明确危险因素所在。时刻处于警钟常鸣的状态。二是要运用组织手段进行工作的落实,一级管一级,签订好安全责任书。三是实施经济控制手段,做好企业各项奖罚措施的具体落实工作,符合奖励政策的给予奖励,符合处罚条件的给予处罚,绝不姑息和迁就,这样就能更好地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企业成本。

4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应当得到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企业决策层应当加强对成本管理人员的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各项经济政策,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并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内部管理办法,并且强化成本管理,让企业能够以最小的付出来得到最大的利益,赢得足够的利润,进而更好地提升本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作者:纪新华 来源:万方数据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频道首页  >>网站首页   纠错  >>投诉
版权声明:CIO之家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CIO之家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延伸阅读
也许感兴趣的
我们推荐的
主题最新
看看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