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有必要实现信息化吗?对此,人们已有不少关注,甚至引起争论。 任何企业,都少不了采购、销售、制造、财务等管理功能。这些管理功能组成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企业内外信息交流活动。企业在应用电脑之前,建立的是一个手工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电脑之后,建立的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既然是系统,那就不仅仅只是针对某一方面管理信息化,而应该是全面管理信息化,这个系统应该是一个集成的系统,包含分销、财务、制造各方面的信息管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企业数据统一、信息准确畅通、决策正确,使企业更具有活力。所以,企业不论大小,信息化道路是必走之路。
一、大、中、小企业在网络信息面前处于平等地位
中小企业规模小,信息来源少,过去往往是从客户、同行业人员、报刊、广播电视及市场调查的传统方式得到信息,容易造成信息闭塞,这是不利之处。通过因特网,均可以快速取得所需信息,这将会给中小企业带来生机,借助信息化这一高速渠道来增多信息来源,改善信息闭塞的现状。
现在,中小企业的管理相对较"乱"、"较松",信息管理不规范。不少中小企业,往往以人情管理代替制度管理,管理水平低下,经营效果差。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算化规范来帮助管理。信息化的过程正是规范管理的过程。中小企业由于结构简单、人员少、沟通方便,没有大企业那种管理体制的束缚,清规戒律少,有利于借助信息化工程进行管理创新。通过在信息化方向、内容、发展策略和方法上的创新,使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在中小企业,一些部门因为信息不完备,导致企业目标不明确、计划不周密、经营活动盲目、市场方向被误导、浪费资源等弊端。因此,越是这样的企业,就越应该通过加强信息化的建设而建立起一套严密制度,以确保信息完备。
二、资金少是不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障碍
中小企业不可能一步就拥有众多的计算机设备,建立高级的信息系统。然而,建立一些实惠而实用的普通信息系统还是能够做到的。计算机供应商们也正在将软硬件集成在一起,组成价廉物美的打包产品供应给中小企业。在费用方面,还可采用分期付款等优惠方式,排除中小企业信息化道路上的支付障碍。
中小企业人才缺,信息管理人才更缺。实现信息化,没有计算机技术人才不行。解决这个难题,可以借助软硬件供应商的外界力量建立信息系统,不少供应商正准备通过建立信息化服务中心,提供租用服务和第三方设备托管服务等全方位服务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以解决人才之急。
总之,中小企业不是要不要实现信息化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信息化的问题,中小企业也完全有可能实现信息化。
本文作者:佚名 来源:http://club.vsharing.com/Blog/GreatView/A423346.ht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