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云计算
判断云计算的三条参考标准
网友       编辑:dezai   图片来源:网络
到底什么是云计算?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发现了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到底什么是云,什么不是云,让人很费解。有人讲公有云是云,私
到底什么是云计算?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发现了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到底什么是云,什么不是云,让人很费解。有人讲公有云是云,私有云不是云;还有人说支持虚拟化叫云,不支持虚拟化不叫云,但是Google不支持虚拟化,而我们都认为Google是云;还有人讲云计算至少得拥有1000台以上服务器,好像999台就不是云??与此同时,由于云计算的火热,各种各样打着“云”旗号的平台、产品、构想、服务等纷纷涌现,一时间让公众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这个时候,非常需要有一个参考尺度用来判断哪些是真云,哪些是假云。为此,本文提出判断是不是云计算的三条参考标准,以抛砖引玉。

  第一条:用户所需的主要资源不在客户端而来自网络。这是云计算的根本理念所在.即通过网络提供用户所需的计算力,存储空间,软件功能和信息服务等。

  第二条:服务能力具有优于分钟级的伸缩能力。网络流量具有不可预期性。为了应对尖峰时间的流量,往往需要超配服务器资源,而导致IT设施在平时的低利用率。典型云计算平台都应具有动态伸缩能力,当用户租用的服务能力不够时,就需要平台在一分钟或几分钟之内,自动地增加服务节点的数量,从而应对突发的增量流量。云计算平台具有规模化运作和多租户特征,不同租户间的流量峰值是不重合的,就可以拥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某些应用的尖峰流量,哪怕是突然出现了迈克尔?杰克逊去世这样的突发事件或“贾君鹏”这样炒作起来的热点。过了一阵子,流量下来了,服务节点的数量再随着流量的减少而减少。现在有的传统IDC自称也能提供伸缩能力,但需要多个小时之后才能提供给用户。问题是网络流量是不可预期的.不可能等那么久。

  第三条:具有较之传统模式5倍以上的性能价格比优势。看了上面一条,有些人在想,没关系,多配一些机器,流量再大也应付得了——但这不符合云计算的理念,因为我们还有个性能价格比指标。云计算之所以是一种划时代的技术,就是因为它将数量庞大的廉价计算机放进资源池中,通过软件容错方法来降低硬件成本,通过将云计算设施部署在寒冷和电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来节省电力成本,通过规模化的共享使用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国外代表性云计算平台提供商达到了惊人的10~40倍的性能价格比提升。国内由于技术.规模和统一电价等问题,暂时难以达到同等的性能价格比.我们暂时将这个指标定为5倍。拥有256个节点的中国移动研究院的云计算平台已经达到了5~7倍的性能价格比提升,其性能价格比随着规模和利用率的提升还有提升空间。

  这三条标准相当于三张滤网,可以一层层地滤掉那些不属于云计算范畴的东西。让我们来试试灵不灵——来看看下面这些是不是云计算。

  PC系统:第一关过不了,因用户所需的资源都在客户端.所以不属于云计算范畴。

  iPhone应用软件:如果下载到iPhone上就能独立运行,与外界只是通信关系,则过不了第一关;如果是依托于网络平台运行,计算和数据资源来自网络,iPhone端只是个访问界面,则iPhone在此可以算是云计算终端。

  传统Web网站:过得了第一关。但一般web网站是单一应用系统,没有更多计算资源来提供动态可伸缩性,因而难过第二关。

  上网本:能过第一关,但它本身只是个终端.如果只是用于上网,则在传统范畴.如果用于与云计算设施交互,则可以算云计算终端。

  广告联盟:难过第二关。将不同网站的广告组织在一起,就构成了广告联盟。发布一个广告,可以出现在众多的网站上。不过,广告联盟在服务能力上没有太多的可伸缩性(事实上也不太需要),因此算不上云计算。

  超级计算中心:如果规模够大,勉强能过第二关,但性价比不好,过不了第三关。超级计算机都是很昂贵的,在性价比上没有优势。我们认为不是云。

  在线Office:规模化运作后容易达到云计算的要求。例如.今天大家看到的百汇Office,还有Google的Docs也是。

  在线CRM:规模化运作后容易达到云计算的要求。提供给用户一个月使用成本是几十块钱,优于传统模式,是云。

  laaS:像亚马逊租用机器的服务.租用一个虚拟机1小时只要0.1美元,性价比非常好,也是云。

  PaaS:如微软的Azure,可免费提供25GB的存储空间,必定有非常好的性价比,也是云。

  云安全:规模化运作后容易达到云计算的要求。云安全的每一个客户端既是安全信息提供者,也是安全信息消费者。由于众多用户共享一个云平台,云平台可以在一瞬间调用足够多的服务器处理来自任一个客户端的请求,因此在处理能力上具有很高的可伸缩性——这一点很类似Google搜索引擎。有些云安全平台还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本文作者:网友 来源:网络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频道首页  >>网站首页   纠错  >>投诉
版权声明:CIO之家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CIO之家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延伸阅读
也许感兴趣的
我们推荐的
主题最新
看看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