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与信息化思考
杨竟洵 黄远新 田红英 万方数据 编辑:
dezai 图片来源:网络
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内部流畅的业务流程和信息传递,而且还要求满足客户的服务与信息需求。因此,优化业务流程,构建稳定性
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内部流畅的业务流程和信息传递,而且还要求满足客户的服务与信息需求。因此,优化业务流程,构建稳定性好、功能性强、易操作易维护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一方面,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不仅仪是引入一套现代化的管理软件,它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我国的物流企业大多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而来,许多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如果离开信息技术,实施业务流程再造(BPR)是很困难的。
二.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分析与再造
1.业务流程分析
与供应链中为特定的用户或市场提供明确输出产量的基本成员(如制造商、分销商等)不同,物流企业只提供物流资源、知识、设备等,从事的是供应链中的辅助活动。在一个分工合理,运行有效的供应链组织结构中,物流企业的服务跨越于上下游企业,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订单履行。包括以运输为特征的运输模式选择与组织、集货、转运、配送等服务;以仓储为特征的存储、分拣、包装、装配、条形码及其他增值服务。
(2)信息管理。包括订单处理与跟踪查询,库存状态查询与决策、货物在途跟踪、绩效指标(KPI)监测、管理报告等。
(3)客户交互。包括呼叫中心(CaU Center)服务,最终客户的退货处理、安装、调试、维修等销售支持服务等。(4)相关服务。包括物流系统设计、清关、支付,费用结算,客户销售预测、客户商品促销等服务。
2.业务流程再造思路
传统的管理组织形式是等级严格、分工精细、职能部门众多、递阶控制的金字塔状的集权控制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体现过它的优越性,但随着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为主体的“3C”市场格局的逐渐形成,传统金字塔模式越来越严重地显露出它的种种弊端: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相互交流和协调统一;管理人员日益增加,但每个管理人员都无法独立处理整体性管理问题;严格的等级制度束缚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层次的管理,造成信息阻塞和失真⋯⋯这种陈旧僵化的管理模式给企业信息化带来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信息系统的实施效果。
三.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
1.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根据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涉及到所有的物流管理和作业环节,主要内容有:
(1)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如下功能:①编码维护,②仓库区档案管理;③设备档案管理;④业务岗位人员管理;⑤合同管理。
(2)订单信息处理模块主要负责接收客户从网上投单或以传真、E—mail等其他方式提交的托单,然后自动将托单导入系统,并对托单进行初步处理生成业务单。
(3)仓储模块(WMS)是物流的一个中心环节,有很多业务活动是在仓库中进行的。包括仓储基础信息数据管理、入库管理、在库管理、出库管理等功能。
(4)运输/配送模块(TMS)的作用是将货物进行空间移动,创造货物的空间效益。它包括运输基础信息管理模块、车辆调度模块、运输/配送作业管理模块、运输/配送跟踪与实时查询模块等子模块。
2.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一个基于Web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后台事务处理系统和前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整个系统基于C/S(Client/Server)和B/S(Brower/Server)技术结构,C/S部分主要完成公司内部的业务管理,B/S部分用于与外部连接。两者通过Intranet/Intemet接口联系起来,并通过Internet和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进行联系,从而有效地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增强物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服务的能力,实现物流服务的网络化。
3.系统结构
整个信息系统包括内部信息系统、外部信息系统、物流企业主页以及防火墙等其他系统。运用现代IT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电子数据交换(EDI)、条码(Bar Code)、射频技术(RFID)等,使各系统互相连通,形成信息网络结构图,具体如图l所示:
结语
在实践中,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业务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业务流程没有固定的模板,不同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改良和再造,对于那些计划或者正在实施信息化的物流企业来说,本文设计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参考方案。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结合实际情况,使物流企业作业自动化,操作更具人性化,客户界面更加友好化 本文作者:杨竟洵 黄远新 田红英 来源:万方数据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章旨在分享信息,不代表对其内容的完全认同。文章来源已尽可能注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积极配合处理。同时,我们无法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进行完全保证,对于因文章内容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本账号不承担法律责任。转载仅出于传播目的,读者应自行对内容进行核实与判断。请谨慎参考文章信息,一切责任由读者自行承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