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不同生产计划方式对企业生产管理基本数据的设定和对管理功能的要求均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制造业有3种生产计划方式:面向订单设计,面向订单生产和面向库存生产。其中,面向订单生产又可以有进一步的划分。
1. 面向库存生产(Make to Stock,MTS)
采用这种计划方式的公司,其组织生产的依据是需求预测,亦即在接到客户订单之前,根据需求预测,就开始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完成生产、把产成品放在库房里。一旦接到客户订单,就从库房里直接发货。从客户的观点来看,这些产品是现货供应的。铅笔、螺钉、拍照用的胶卷、记事贴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的商品都属于这一类。
2.面向订单设计(Engineer to Order,ETO)
面向订单设计的产品或者是独特的(客户定制的),或者结构复杂而且生产量很小。飞机、航天飞机、特种机床、流程设备、大型发电机组等都属于面向订单设计的产品。在面向订单设计的公司中,只有在接到合同或客户订单,或至少接到一份意向书之后,才能开始设计过程,之后才是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和向客户发运。
3.面向订单生产(Make to Order,MTO)
面向订单生产的计划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纯粹的面向订单生产、面向订单完成(Finish to Order,FTO)和面向订单装配(Assemble to Order,ATO)。
在采用纯粹面向订单生产的计划方式的公司中,产品的设计已经完成,但组织生产的依据是客户订单。亦即在接到客户订单之后,才开始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高度客户化的产品一般采取这种计划方式。但对于有些采购提前期很长的原材料,也可能在接到客户订单之前根据预测进行采购。
在采用面向订单完成计划方式的公司中,组织生产的依据是需求预测和客户订单。在接到客户订单之前,产品的生产除了最后的完成阶段之外,其他各个阶段都已经完成。例如,会议室用的桌子,已经做完,只待接到客户订单之后,再把客户的标记蚀刻在会议桌面的中心位置。
面向订单装配的计划方式和面向订单完成的计划方式有些类似。其组织生产的依据也是需求预测和客户订单。具有很多选项的汽车产品是ATO产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个公司的主生产计划方式取决于它打算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生产计划方式的演变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关。
产品要走过与客户需求量有关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包括四个阶段:产品投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1所示。
在产品的市场开发期,主生产计划方式通常从面向订单设计或面向订单生产的计划方式入手。
在产品增长期,需求不断增长,在保持较低库存的情况下,为了完成销售目标和改善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主生产计划方式应当转换成面向订单装配。这使计划具有灵活性,而且能够缩短对客户订单的响应时间。
成熟期要求随时可以把产品发给客户。在这个阶段,客户不愿意等很长时间,面向库存的主生产计划方式最适合这种要求。
在衰退期,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多采用面向订单生产的计划方式。
根据一个公司的生产计划方式,主生产计划的对象可能是产品,也可能是处于增值过程中其他阶段的对象。
在选择主生产计划方式时,还要考虑另外的两个因素。即库存投资和完成生产所需的能力。任何选择以产成品(面向库存生产)来满足客户需求的公司,必须愿意接受较高的库存。这样的公司必须准备在接到客户订单的时候就发运产品。与此相反,面向订单设计的公司库存投资最小,甚至为零。因为这样的公司在接到客户订单之前不进行生产。但是它们必须有在约定的提前期内设计、制造和完成产品的必要的能力。
在采取面向订单生产方式的公司中,尤其是采取面向订单完成和面向订单装配方式的公司中,必须愿意准备用于满足客户需求的子装配件库存,并确保拥有完成产品装配并发运产品的必要能力。
必须强调的是,不论一个公司选择什么生产计划方式来满足客户需求,它的目标必须是按时向客户的发货、高水平的服务、有竞争力的价格、高质量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
关于主生产计划的一组文章:
1.什么是主生产计划:http://articles.e-works.net.cn/production/Article74349.htm
2.为什么要制定主生产计划:http://articles.e-works.net.cn/production/Article74351.htm
3.主生产计划的对象:http://articles.e-works.net.cn/production/Article74437.htm
4.主生产计划方式:
5.主生产计划矩阵:
6.关于主生产计划的行为建议信息:
7.主生产计划的编制:
8.主生产计划的维护、控制和度量:
9.粗能力计划:
10.计划物料清单:
11.两级主生产计划:
12.案例:主生产计划员的中午两小时:
本文作者:周玉清 刘伯莹 周强 来源:E-Works http://blog.e-works.net.cn/453186/articles/71681.html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