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IT治理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CIO之家的朋友  雷锋网  IT规划  编辑:Selina   图片来源:网络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不进则退,企业要实现新的飞跃,必须明确方向,抓住机遇,克服挑战。这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化时代所赋予的必然要求。

当下,很多传统企业正面临着“转型找死,不转等死”的局面。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转型的关键命题。

于企业而言,未来没有非数字化企业存在,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迫切需求。但转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场需要旷日持久的变革。

尤其是,在前不久的“十四五”规划中,数字化更是独立成篇,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字化时代的大机遇

“十四五”规划对数字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规划中,“数字化”一词出现了25次。

其中,就明确指出,我国的数字化建设将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涵盖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方面,并辅以良好的数字生态,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和规范。

而在宏观经济层面,数据也已经成为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成为核心经济形态。

信通院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中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扩张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由14.2%提升至36.2%。

从当前实践来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优化效率。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以及专业工作的智能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业务的运行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效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 优化管理。数字驱动的决策模式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全面、客观的依据,从而帮助管理者制定更科学的决策,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

  • 优化服务。面对客户需求不确定性的提升,数字化转型让企业能够快速触达并了解客户,提供更个性化和更优质的服务。

  • 创造新价值。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可能探索出新的数字业务或项目,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从而为企业带来新的收入点。

此外,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系列条件都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机遇。

转型不易,三大挑战不容小觑

尽管大部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价值都有所了解,但真正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

除去落地本身的难度,不少企业更是面临着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等问题。这背后除了成本高和周期长等原因外,还包括认知、数据和人才三大方面的挑战。

1、认知偏差

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很多企业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认为其只是对数据和技术的简单利用。

然而,数字化转型是由数字化和转型两个部分构成,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整个企业人员组织流程的转型。

可以说,数字化转型的背后是企业战略、组织文化的变革,而不只是技术的应用。因此,忽视企业战略,盲目追求技术,将难以对企业的实际经营赋能,更不要说成功转型了。

2、数据基础不够稳固

虽说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转型,但也离不开数字化的支撑,而数字化的关键便是数据。数据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企业带来业务价值,同时也是最大的风险来源。

数据不准确,再智能的技术也无法得出正确的见解。 但目前的情况是不少企业空有海量数据,数据基础却不够稳固,无法和企业的数字化应用匹配起来,存在着数据孤岛、数据不准确、数据质量低等问题。

甚至有些传统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远低于平均水平,仍然停留在纸质文档记录数据的阶段。不解决这些问题,数字化技术便无法产出真正的价值。

3、人才困境

人才困境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个巨大挑战。

作为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关键资源,人才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除了对数量的需求,企业对人才的质量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具体来说,企业需要的是精技术、懂业务、懂运营的高质量T型人才。而巨大的人才缺口加上弱于互联网行业的吸引力,使得传统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找不到、招不起、留不住”的人才困境。

企业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

对于企业该如何应对转型问题?

产业数字化是指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效率提升,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全产业链协同转型,涉及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完整的企业运作环节。

中国信通院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指出,“数字经济,不是数字的经济,是融合的经济,实体经济是落脚点,高质量发展是总要求。产业数字化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融合型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因此,数字化转型怎么转也需要因企业而异。但从宏观层面来看,企业要实现全产业链协同转型,有三点共性:

1、信息化基础:打通壁垒,保障质量

前面也提到了数据基础给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因此,企业在开展数字化转型时,需要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提供数据保障。

简单来说,就是首先要有数据,有连通的数据,有高质量的数据。

这就要求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对完善,该有的系统和数据都得有。

同时,在产生数据的基础上,还要打通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让数据灵活可用。

当然,最后也少不了数据治理。数据要达到较高的质量,才能在数字化过程中得以顺畅的流动,并产生正向的反馈。

2、数字化布局:全盘谋划,局部切入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战略和组织文化的变革,所以企业需要有明确的数字化布局。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全盘谋划和局部切入两个方面。

全盘的谋划既包括战略的设计,也包括组织的协同,这是落地的首要保障,也为后续的局部切入提供大方向。局部切入则是引用了MVP的原则,避免“憋大招”带来的转型周期长、成本高等负面反馈,从而抓住企业的主要痛点,快速实现部分业务的数字化运营,产出可见成果的同时保证全产业链协同转型的顺畅。

3、数据化管理:融合业务,注重思维

简单的利用数据和技术并不能实现数字化转型,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就是说,在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过程中,数据化管理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对人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既要懂技术,又要懂业务,而且思维的形成也需要长期的浸染。

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站在业务的角度,用数据和技术讲出业务背后的故事,逐渐形成数据驱动的文化,让数据化管理思维模式在企业内部深入人心,最终实现组织文化的转型与变革。

最后,企业都在谈数字化转型,但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好数字化转型。那是否做不好就可以不去做了吗,答案我想是否定的。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不进则退,企业要实现新的飞跃,必须明确方向,抓住机遇,克服挑战。这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化时代所赋予的必然要求。


本文作者:CIO之家的朋友 来源:雷锋网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章旨在分享信息,不代表对其内容的完全认同。文章来源已尽可能注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积极配合处理。同时,我们无法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进行完全保证,对于因文章内容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本账号不承担法律责任。转载仅出于传播目的,读者应自行对内容进行核实与判断。请谨慎参考文章信息,一切责任由读者自行承担。
延伸阅读
也许感兴趣的
我们推荐的
主题最新
看看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