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创业
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五大死法和四个活法
杨堃  微信公众号  商业模式  编辑:一然   图片来源:网络
有的快公司,在成长的过程中,克服了种种成长的困扰和问题,终于成长为参天大树;也看到更多的快公司,深陷入“成长的烦恼”而无法解脱,最终成为了一颗闪亮的“流星”,永远地消失在行业之中,

中国移动互联网就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这里充满了无数发展速度堪称“超音速”的快公司。当京东、阿里巴巴十余年磨一剑,最终登陆资本市场的时候,滴滴打车、陌陌、饿了么、聚美等众多“快公司”在短短两三年内,估值冲到数十亿美元,成为了众多投资人追捧的“明日之星”,不仅仅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众多青年创业者膜拜的榜样。

众多快公司之所以能迅速发展,除了因为其站在了行业趋势崛起的“风口”,更因为背后无数VCPE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弹药”。快公司们都每年销售收入增长数倍,员工规模也迅速从几十个人,扩张到数百人,甚至数千人,成为了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大公司”。创始人和CEO在享受了企业快速成长的喜悦之时,也不得不面临着那些伴随成长而来的、挥之不去的“成长的烦恼”:

一、企业文化的缺失和滞后,让快公司缺乏“灵魂”

当创始人拉着十几个弟兄,一头扎进创业大潮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解决生存的问题,别饿了肚子,哪里有心情考虑企业文化这种形而上的东西。但当公司拿到了千万甚至上亿美元风投,公司已在核心区域拥有了数层5A写字楼了,销售收入翻着倍的增长时,CEO感到了不踏实,看到了员工的忙忙碌碌,也感受到了敷衍塞责。快公司的CEO们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向上欲挑战BAT,向下要将挑战者们扼杀在摇篮中。怎么能依靠这群混日子的人,去实现公司的远大目标。高级管理层无不祭出了“企业文化”这杆大旗,希望将“创新”、“狼性”这些理念灌输到每个人,入耳入心。


但企业文化,永远不是颁布一个员工手册、CEO发几封邮件可以实现的,没有员工认可、没有岁月沉淀、没有躬身示范,企业文化将永远停留在纸面上。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快公司,很可能如李闯王的农民军,缺乏了“灵魂”,其兴也忽焉,其衰也忽焉。

二、外聘人才的融入,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当投资到位、业务突飞猛进之时,创始人和CEO势必大举招贤纳士,网络人才,因为谁都知道“二十一世纪,人才最贵”。当大把股票散出,高薪厚禄奉上,众多高管、大牛空降之后,问题也就开始了。这个VP毕业于欧美名校,来自世界五百强,纵横捭阖,指点江山和趋势;那个COO发迹于草莽,十数年侵淫于行业,讷于言而事必躬亲……精心打造的团队,因每个人的背景、经历和价值观存在着巨大差异,如何融入一起,是创始人和CEO最头疼的事情。


在人才的大举招聘过程中,最惨痛的案例就是,人才进来了,但文化、背景差异太大,不仅无法形成团队合力,反而形成了派系,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内斗。

三、管理难度和沟通成本几何倍数上升,是创始人无法想象的“痛”

从几十个人到几百几千人,从一个产品、一个团队到众多产品线、事业部,快公司的管理模式、运营体系都将发生了重大变化,CEO每天只有看不完的ppt、签不完的审批单,似乎每天都很忙,也似乎什么都没做。


当公司几十个人的时,CEO一个想法和创意,可以马上着急开发人员进行编码、上线,第二天早晨就可以让用户下载、使用,收集用户反馈进行优化和迭代。而当快公司发展起来时,CEO的一个建议,要经过总裁会讨论,总监会落实,再协调技术、产品、UI、市场和运营人员,组成PMO和项目组,历时数周方可上线公测,快公司慢慢办成了一个臃肿的官僚机构。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内部管理难度、沟通成本的上升,是任何企业都无法避免的。只是传统企业在很长时间内,面临这个问题,有足够时间去一点点解决,而快公司将别人十几年的路,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就走过去了,因此就导致了管理问题、沟通问题的集中爆发。

四、系统与数据的割裂,将从此开始

在某大型电商平台在过去几年间,高速发展,各部门、频道和产品线负责人为了解决自身的业务和管理需求,都聘请了程序员,开发和完善了各自的信息系统和数据报表工具。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CEO、CFO每天都面临着各个部门数据“打架”的情况,每个部门的数据都来源于各自的系统,相互割裂开来,原本应该支持管理决策的最科学的数据信息,成为了一笔谁也说不清楚的糊涂账,甚至CTO都不清楚公司具体有多少个信息系统,更何谈科学管理,科学决策,导致很多战略都只能拍脑袋来制定。


在公司高速发展的时候,系统和数据如缺乏全局性的前期规划,势必会导致各自为政的自建系统,进而导致系统和数据的割裂,为企业未来发展埋下了一个难以排除的“炸弹”。

五、舞弊与利益输送,成为快公司隐性的“癌症”

有一种说法:只有发展慢的公司,才注重管理。也就是说,只要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可以一俊遮百丑,掩饰企业存在的任何问题。在快公司的案例中,的确存在很多这样的问题,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内部控制和职责分离等措施严重缺失。而又因企业快速发展,对设备采购、基建装修、营销广告、服务外包等项目都非常多,费用支出活动频繁,很多项目从与供应商选择和接洽、比价、签约、执行、付款申请,都是一两个员工全程负责,在手握权力而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总有内部员工会不惜铤而走险,进行利益输送或受贿等舞弊行为。


快公司中的利益输送和舞弊的影响,不仅仅是具体案件中的财务损失,而更多的是对企业内部文化和风气的影响。当一两名员工收受供应商贿赂而未被发现的时候,其他员工无疑会有心有不平而开始效仿,进而舞弊成为了企业内部公开的秘密。在快公司中,对利益输送事件缺乏控制和监督,如同对人体内一个变异细胞未及时发现切除,势必会逐步扩撒,形成“癌变”,成为难以根治的顽疾。


有的快公司,在成长的过程中,克服了种种成长的困扰和问题,终于成长为参天大树;也看到更多的快公司,深陷入“成长的烦恼”而无法解脱,最终成为了一颗闪亮的“流星”,永远地消失在行业之中,让人扼腕。


一个企业创到从初发展、进而成熟,如同人生一样,需经历幼年、少年、青年和壮年。而快公司,如同一个“早慧”的孩子,懵懵懂懂地进入了“青春期”,是懂非懂,又有些叛逆和过度的自信,在跌跌撞撞中要学会奔跑。


没有任何公司,希望在经历了几次撞南墙后,通过惨痛的教训来学习经验,因为商场即战场,不会永远都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根据对数个典型快公司案例研究,总结归纳得出,快公司想在高速成长的“青春期”规避“成长的烦恼”,需未雨绸缪,关注如下几个领域的问题:

一、关注于资金链和现金流安全,强化财务预测和预算体系

快公司在拿到巨额投资,业务增长良好时,创始人总有一种“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的豪迈,为了冲规模,不惜扩大品类、增加产品、扩充人员,而新业务往往都在试水阶段,随着规模的增加,成本、营销费用也将大举上涨,造成了资金流的紧张甚至枯竭。


凡客的例子,就是一个生动的反面教材。但不是每一个公司,都有如凡客的机会,可以取谋求重生。因此,企业在利用高财务杠杆,快速发展的时候,一定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资金预测与预算体系,对未来短中期资金情况进行管理和筹划,并据此调整销售模式和融资节奏,避免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泥淖。“现金为王”对快公司来讲,是永远颠覆不破的真理,请任何创始人牢记,“企业往往都死于现金流枯竭,而非亏损”。

二、构建适合公司发展特征的内部控制体系,梳理和规范业务流程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员工的增加,企业内部沟通成本会日益高企,操作流程会更加复杂和混乱。通过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提前打造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内控流程的实施,实现内部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完善,让企业在规模扩张的时候,不至于业务操作失控。


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过程中,快公司往往都处在新兴行业,借鉴成熟企业的内部控制实践和模式,往往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固化的内部控制流程,甚至会制约企业快速发展和业务创新,因此,快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设计过程中,应结合企业商业模式特点,抓住关键节点和风险领域,构建适应于企业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流程体系,如橄榄球运动员的护具一般,既可以保护运动员的头部、关节的关键部位,又可以让运动员快速奔跑、腾挪闪躲。

三、前瞻性地完善组织架构规划,定义R&R体系

企业人员规模的大扩张,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公司病。同样一份工作,面临着“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境地。因此,快公司在企业员工规模扩张之初,需提前对组织架构进行规划和定义,对任何一个岗位和部门,都需反复多问几个“why”再确定,千万不要陷入为了招聘而招聘的尴尬境地;在组织架构定义完成后,更需对每个岗位的R&R(Role & Responsibility)进行明确,让每个新加入的员工,都清楚的指导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不再因人员的爆炸式扩张,造成“人浮于事”的局面,有效剔除掉来企业“凑热闹”和“滥竽充数”的人。


凡客人员规模从几百人,增长到了一万三千人,最终又回到了三百人,一轮员工规模的过山车是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到衰落的周期而来的。陈年通过数亿美元得到的沉痛教训,值得任何一个快公司的创始人、CEO去惊醒和反思。

四、组建内部审计团队,实现其监督和反舞弊职能

人在快速奔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平衡、看清方向。而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对企业内部存在问题、隐患保持警醒,如何发现企业每个发生舞弊的“癌变”细胞,如何监督公司的战略落地效果和质量,都是创始人和CEO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内审团队在企业中最大的价值。企业的内审团队,作为高级管理层监控企业运营的眼睛,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运营的效果、效率、质量进行监督,有效地预防和发现舞弊事件,让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行事有度。在重大问题发生前,都可以通过内审团队及时进行预警和“踩刹车”,避免企业滑向失控的悬崖。


当公司站在了行业爆发的风口,身后有着充裕的资金支持,快公司的创始人怀着强烈的成长欲望,而此时更需加倍谨慎。快公司如一辆在快行线上飞驰的汽车,因为高速度,也承担着更高的风险,只有上路前规划好路线、检查好车辆、行驶中加倍小心地驾驶和把握住节奏,才可以在这条路上行得越快、走得越远。


(版权声明:本文为CMKT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CMKT编辑部:chinamktbjb@126.com。


本文作者:杨堃 来源:微信公众号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章旨在分享信息,不代表对其内容的完全认同。文章来源已尽可能注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积极配合处理。同时,我们无法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进行完全保证,对于因文章内容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本账号不承担法律责任。转载仅出于传播目的,读者应自行对内容进行核实与判断。请谨慎参考文章信息,一切责任由读者自行承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