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生产制造
ERP实施环境下的成本核算模式
网友    ERP  编辑:dezai   图片来源:网络
ERP系统的应用,不仅仅是引入一套现代化的管理软件,使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自动化,它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一、以ERP为核心,实现成本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ERP系统的应用,不仅仅是引入一套现代化的管理软件,使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自动化,它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ERP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会计信息的方式,并扩展了其获取信息的广度与深度。通过从ERP系统中获取及时、全面和集成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规范和优化整个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标准化业务数据,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为具体的业务处理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提升基层业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ERP系统的实施可以改变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与核算方法,除了少量间接费用由会计人员归集并分配计入成本中心外,其余大部分成本核算基础数据均由业务人员从业务端输入并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数据的形成与分配实现了自动化,降低了人为差错的可能性。由于成本核算不再依赖于会计人员的经验判断,成本信息的客观性大大增强。另外,直接费用的投入数量均来自产品物料清单,降低了投料差错发生的概率,成本信息的科学性大大提高。ERP实施环境下的成本核算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会计人员从事成本分析与管控腾出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二、ERP实施环境下的成本核算模式

    为了更加具体地描述ERP实施环境下的成本核算流程,这里以离散型装备制造企业的ERP成本会计模块为典型,详细说明ERP实施环境下的产品成本核算过程。

    在ERP实施环境下,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以生产订单为成本核算对象。生产订单可以按照产品批次、产品品种、产品加工步骤、零部件、或者合同订单为依据,根据企业实际生产工艺特点确定。生产订单涉及的产品、零件或加工步骤数量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具体要求确定。

    企业根据生产组织形式可以设立若干个成本中心,用以归集为组织生产而消耗的各类间接成本和费用。譬如以非独立核算的生产分厂、车间或相对独立的工段、工区,类似于传统成本核算模式下单独归集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部门或组织。成本中心主要是用于归集与生产订单有归属关系的相关部门或组织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生产订单的间接成本费用,如折旧、维修费、人工费、动力费、差旅费、办公费等。按照成本中心归集的成本费用在月末时需要按照ERP系统确定的分摊标准分摊进入生产订单。间接费用的归集一般由会计人员手工录入完成。

    对于可以直接归集到生产订单的材料费、外部加工费等直接费用,由业务人员根据生产跟单及产品物料清单确定的物料及数量直接投料到具体的生产订单上,由于ERP实施后,材料成本可以实现系统的实际成本管理,相关物料的实际直接成本即归集到相应的生产订单上。

    对于连续加工的离散型制造企业来说,每个大的生产步骤所形成的半成品将作为下道工序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继续进行加工或组装,由于ERP系统对于半成品的成本信息采用标准成本进行流转,所以在月度中间,产品的实际成本信息是无法提供的,可参考的成本信息主要依赖于半成品的标准成本,且连续加工环节越多,生产工序链条越长,成本的准确性越差。

    月末,业务人员按照当月完成产品的工时、重量等统计指标,分别生产订单进行报工,即确定每个生产订单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会计人员将当月归集的各个成本中心发生的间接费用转入相应成本中心的生产订单组,由系统按照报工情况将间接费用分配至相应成本中心的对应生产订单中。

    所有当月发生的成本费用分配完毕后,由会计人员操作ERP系统进行物料账的结算。一是将每个生产订单中归集或分配的标准成本还原成实际成本,二是将实际成本在完工产品、半成品与在制品(即生产订单)中再进行成本分割,计算出产品或生产订单的实际成本,从而为产品成本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三、ERP实施环境下成本核算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一)实施ERP后,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优势

    1、可实现产品成本管理的精细化。ERP系统能够对成本进行精细化归集和合理分配,从而解决传统手工操作只能进行简单核算、无法对一些复杂数据进行快速处理的弊端。通过完工产品的生产订单,可以清晰地显示产品的具体构成,包括每一个组成零部件的成本信息,以至追溯到最原始的材料成本信息,可以查询到产品生产过程中每一加工步骤的人工费、动力费、折旧费信息,甚至可以看到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信息,成本数据更加真实、精细、客观、准确,为进一步改进产品加工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针对性地控制成本积累了数据。

    2、产品成本信息更加客观、准确。由于ERP系统数据集成的特点,材料成本由业务端按照生产计划和工艺设计清单直接投入产品生产订单,间接费用的分摊由系统按照既定的分配方式和标准自动进行,避免了会计人员手工分配成本费用的主观随意性,降低了差错发生的概率,产品成本计算过程更加真实、可信,成本资料更加客观、准确,同时,由于成本会计人员工作量大大降低,有利于成本会计人员进行成本监测、分析与控制,更加有利于企业各级管理者进行成本决策。

    3、企业在制品占用将有效减少。制造业在制品积压是传统管理模式的“老大难”同题,特别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离散型制造企业,由于车间同时上线的产品品种多,在车间积压的在制品往往是处于失控状态。由于在制品的大量积压,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ERP系统可以提供科学、先进的生产计划管理和严密的生产组织模式,因此,ERP实施环境下将会有效地解决在制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积压占用问题。

    4、有利于实现全员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成本的发生涉及到企业内部每个部门,每个职工,要做好成本管理与控制,就要把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的每一个环节的每—个工作细节中去,要达到全员成本管控的目的,就必须调动和组织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实施ERP成本模块,必然调动企业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成本管理,培养和树立成本意识,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全员成本管理。

(二)ERP系统在成本核算方面的不足

    在企业的现实实践过程中,ERP系统在解决成本核算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由于业务人员缺乏相应的财务知识,对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理解不到位,加之受到部分业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投料时多投、少投、乱投现象发生,报工数据不准确,生产订单批量不合理,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乱挤乱摊成本,成本数据不真实,从而影响成本决策的正确性。

    2、由于ERP环境下,成本数据按照订单归集与分配,对于连续加工型制造企业,生产订单可能针对加工步骤,大量半成品作为后续生产加工步骤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传统成本核算模式下完工产品成本构成各项目的数据还原无法实现,从最终成品的成本构成来看,各成本项目数据失真,不能直观、完整地反映产品在企业加工制造过程中的真实面貌,对传统的成本分析带来挑战。

    3、由于生产订单是基于零部件、加工步骤而创建的,产品生产前往往缺乏完整、准确的物料清单,对于产品结构复杂、小批量、多工序连续加工的大型制造企业,由于生产订单的离散型特点,在产品完工前的生产组织过程中,不能直观显示整个产品的真实生产进度和真实的成本信息,将会导致成本管理失控或工期超时,不能及时进行正确的成本决策,从而导致损失的持续扩大。

    四、ERP实施环境下加强成本管控的对策

    为了充分发挥ERP实施环境下成本核算模式的长处和优势,规避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在实施和应用ERP成本模块过程中,要注意从下列方面进行完善和深化应用。

    (一)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ERP的应用意味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如果不从企业整体运作的层次上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在建立新的管理系统之前不能把企业的经营战略、业务流程、生产过程和组织结构与ERP统一起来考虑,不对原有业务过程或活动的各环节进行合理化的分析并加以优化,而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用计算机代替已有的手工操作,将造成实施ERP力度不足,功能难以发挥,甚至导致半途而废。

    (二)坚持全员培训,理念先行

    企业实施ERP之前,要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亲身体验信息化管理的先进性,取得认识上的统一。首先要对ERP业务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其次对各种业务操作人员加强培训,确保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通过系统培训,全面提升与ERP相关人员的素质素养和技能水平,规范ERP操作人员的行为,为ERP项目的深入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重视原始数据的控制

    加强对原始数据重要性的认识,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不断努力的方向。为保证财务原始数据的正确性,企业需要不断加强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对原始数据的重视程度,重点规范数据录入工作,避免数据在录入阶段出现偏差。在ERP实施初期,为了保证原始数据的正确性,企业应该采取电子数据和纸质数据配合使用的措施,这也为以后数据的检测和验证提供了原始依据和方便。

    (四)要重视辅助报表开发

    由于ERP系统成本核算理念、模式与传统成本核算模式的差异,要进行成本分析和决策,必须要充分发挥ERP系统强大的报表数据检索、提取、运算功能,根据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和成本管控的需求,不断开发和完善辅助成本报表,深化ERP成本会计模块的应用水平,提高成本决策信息的针对性、有用性和时效性。

本文作者:网友 来源:网络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频道首页  >>网站首页   纠错  >>投诉
版权声明:CIO之家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CIO之家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延伸阅读
也许感兴趣的
我们推荐的
主题最新
看看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