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是一种变革    
 在知识管理体系与内容整理同步推行的同时,还需要明确一点:知识管理的推行工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变革”,是对现有工作习惯的一种改变。员工在这个过程中的积极性是左右知识管理推行的关键因素,要从员工角度,转变促成知识管理。因此,为了更好的推行知识管理,让内部员工更快地接受知识管理,对待这种变革,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

1.对待知识管理的敏感性

每个员工对于知识管理的理解可能不同,因此,在知识管理项目之初,要向全体员工说明知识管理的目标、愿景、主要工作内容以及对个人的影响(正面效应及负面效应)等,降低对知识管理的敏感性(抵触情绪),从而增加知识管理的透明度。这点对老员工尤其重要,必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知识管理的真正价值和工作内容,让他们从“行为支持”转变为“态度支持”。对新员工而言,他们对知识管理的抵触没有老员工来的强烈,进入一个公司就要接受他的文化、制度,需要无条件的服从。

2.对员工能力的综合评估

知识管理能否顺利推行下去,关键是看员工的能力能否实现所设定的目标。比如,对一个认为知识管理等同于文档管理的组织而言,希望在短短时间内,把所有“老法师”(资深员工)的经验全部发掘出来,那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知识管理的推进一定是循序渐进的,做员工能够做到的事情,让大家觉得知识管理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真正有效的工具,能够对个人的发展、经验的积累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强调义务与职责

从变革管理的角度看,行为的改变才能够促成态度的改变,由外部的约束、刺激、激励来推动知识管理的工作变成内部自发的来进行知识管理。这第一步就需要使用相关的制度/措施来保证这种转变。整个制度/措施集合应该包含三部分:日常管理制度、激励考核制度、支持制度。其中,日常管理制度,更多的是从义务的角度来约束员工行为;激励考核制度强调使用外部措施,比如我们常提的知识货币,甚至是文档排行,个人文档阅读量等方法/指标,让员工知道个人知识贡献所得到的回报;支持制度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它们起到对义务、职责实现的保障支持作用,比如提供知识管理指导专员、服务热线等,在初始阶段,员工在要履行自己义务时,遇到问题能够找到相应的支持者。

4.承诺与业务流程/实际工作结合

通过员工的“承诺”,或理解为将成果固化到业务流程中,实现知识管理成果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比如类似于“项目结束后要完成知识地图”之类的制度约束,真正实现知识管理与流程管理的结合。但需要清楚的认识到,这只是成果的应用,在变革管理的金字塔中,它只是处于最顶端的一个环节,而更多的基础性工作,取决于以上提及的三方面。

关联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