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IT治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网友       编辑:dezai   图片来源:网络
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由信息化生产力的三个要素(人、信息技术、组织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合理适用的现代信息系统(如MIS、ERP、CIMS等系
 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由信息化生产力的三个要素(人、信息技术、组织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合理适用的现代信息系统(如MIS、ERP、CIMS等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之上,依据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要求,适应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对企业工作流程进行改革和优化、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灵活、机动、高效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

企业信息化要在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地展开,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生产过程和产品设计的自动化;

(2)信息传递、协同工作和工作应用的自动化;

(3)生产、流通或服务的信息化及商务活动的网络化;

(4)管理信息化,包括人、财、物,供、产、销等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建设一般要通过建立数据仓库,全面收集、整理企业内外部的数据和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分析、以发挥决策支持作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总劳动量的条件下,生产处更多的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成果。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反映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劳动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一般可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日本则将经济效益分为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减少随机损失三部分。

(1)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可以定量计算出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因此又叫有形效益。例如企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缩短了供货周期,压缩了库存,裁剪了人员,于是就可以依据缩短时间的天数和库存物资的减少,以及剪裁人员的工资等,定量地算出由此产生的增收节支额,计算出的结果就属于企业信息化的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可以用不同的量化指标和计算方法加以表现。例如,企业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直接经济效益:①使原材料、燃料和劳动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生产计划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产品和产量;③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成材率;使物资储备和制品数量保持在最优的水平上;④减少工时的损失和设备的停车事故,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⑤节省了生产和非生产劳动力;⑥降低成本,减少消耗;⑦减少生产与非生产性费用支出。

(2)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是指不能加以定量计算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故又称无形效益。它主要是指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引起企业管理上的一系列变革等。例如,企业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间接经济效益:①使管理人员决策及时、准确;②可大量及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使决策更科学化;③使信息流通结构更趋合理;④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⑤提高企业信誉与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以上这些方面的效益一般不能通过定量计算得到,但对于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作用。间接经济效益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的效益,由于其无法定量计算、具有一定的隐含性,一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反映出来,所以在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时,这部分效益应予以高度重视。

(3)减少随机损失。减少随机损失是指企业信息化后,防止发生信息化前所出现过的损失。这类效益虽然很难直接定量计算,但可以参照日本的方法,用经验数据模拟,找出信息化投资效益平衡点和累计投资效益平衡点,从而预测投资后何时产生效益,以及在不同时期所能产生的效益有多大。

3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探讨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应该怎样评价?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可以把信息系统建设看作一项经济活动(或工程项目),从而基于投人产出原理,采用技术经济方法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等方法。其中投资回收期法70年代就开始在国外使用,并取得初步成效。例如,前苏联于1977年颁布了经济效益计算的原则规定,决定以年利润增收额、投资效益系数(或投资回收期)等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其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1)年利润增长额(P):

 

 机应用是有效益的。前苏联的这套计算方法已被我国的一些教科书采纳,作为企业MIS经济效益的评价依据。但应该指出的是,这套计算方法是基于建成完全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基础上的,而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全面和完善,所以上述计算公式对我国企业并不完全适用。目前常用的另一种技术经挤评价方法是净现值法,该方法是利用经过风险调整的现金流量或资本成本率来计算净现值。当净现值大于零,说明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在经济上可行。计算投资项目净现值(NPV)的公式如下:

投资项目净现值(NPV)的公式

但由于传统的净现值法无法对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而产生的各种发展机会的价值进行评价,容易低估项目本身的价值。为了纠正这一偏差,国内学者郭东强和王志江在研究中结合期权定价理论,对传统的净现值评价方法作了大胆的修正,修正后的计算公式如下:

投资项目净现值(NPV)的公式

式中:项目所含发展机会的价值,可参考Fischer BIack和Myron Scholes创立的模型进行测算。

尽管修正后的净现值法可以体现投资项目所含发展机会的价值在实用性上提高了一步,但是由于它与投资回收期法一样,都还只停留在对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上,回避了难以定量计算但对企业的发展又非常重要的间接经济效益。所以上述两种方法都还不够完善,无法全面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评价相对于直接经济效益评价来讲要复杂的多,但绝对不能因此而忽视对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国外对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一直很重视,目前已有一些方法。例如,美国贝台尔博士依据信息系统对现实企业战略目标的作用大小来评价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他通过对信息系统及其子系统在整个企业或职能部门中有效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分析,建立最终得出评价结果。这是一种以效益为目的的系统分析方法,其指导思想和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最终要评价的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由于经济效益所构成的系统既包括有已知信息,又有部分未知信息或模糊信息,可以看成是一个抽象、模糊和灰色的系统。因此,用一般的系统分析法和难对其进行合理的、定量的分析。近年来,随着灰色系统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它具有使抽象系统实体化、数量化合优化的功能。因此,我们应当加紧把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问题,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成果进一步展开研究,并争取使这一问题的解决向前推进一步。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对经济效益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其难度相当大。传统的投资回收期法和净现值法等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运用期权定价理论对传统净现值法进行修正的评价方法,虽可以反映出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项目对企业潜在的未来发展机会的价值,但回避了对难以定量计算的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可从美国的贝台尔方法得到一些启示,但要最终全面解决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问题,还有待于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成果作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本文作者:网友 来源:网络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频道首页  >>网站首页   纠错  >>投诉
版权声明:CIO之家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CIO之家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延伸阅读
也许感兴趣的
我们推荐的
主题最新
看看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