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研发管理
RUP和IPD流程的优缺点
网友       编辑:DEZAI   图片来源:网络
postmessage_921807 t_msgfontRUP的过程改进,倡导针对不同类型项目进行适当的裁剪,实际上这也是
RUP的过程改进,倡导针对不同类型项目进行适当的裁剪,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灵活适应的方式、随需而变的思想。我对此是理解并赞同的,但是我对RUP却一直保持一种相对谨慎的态度。

对于RUP来说,首先,我认为它过于理想化和理论化,RUP 是过程组件、方法以及技术的框架,你可以将其应用于任何特定的软件项目,由用户自己限定 RUP 的使用范围。对于各种类型的软件项目,RUP并未给出具体的自身裁减及实施策略,总有些无依据可循的感觉。你既可以说它能解决任何问题,也可以说它什么都不是;其次,RUP从本质来说还是一个强调设计和规范的软件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与传统的瀑布模型没有太大差别,它的灵活性较之敏捷方法还是相对较弱的。在一些小型软件项目、特别是不可预测的软件项目开发中,面临着各种紧急需求、面临着时间压力,沿用RUP是很难应付自如的。但是在另一方面,RUP强调对知识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定义,强调在软件开发的时候要有好的体系结构。所以它还是很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共享的。

相比RUP ,敏捷方法如XP则更为灵活,倡导尽早的、持续的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满足用户需要。用交流沟通取代详尽的文档,强调团队的主动、自律、自我组织和自发管理。而XP也是以代码为核心的一种方法,这里有很多的东西是未知的,知识只存在于两个地方:开发者的头脑和最后的代码。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他们会认为敏捷开发方法弱化了知识管理的概念,而实际上敏捷开发注重的是最有价值的知识的积累和沉淀。

如何灵活应对各种项目风险、如何最大化优先满足用户价值、又如何能够有效的控制项目开发过程、如果做好项目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是每一个软件项目管理者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RUP的倡导者一直强调RUP裁剪,实际上我认为RUP不仅仅是需要自身的裁剪,还需要学会融合。在RUP裁剪的同时,适宜的融合敏捷开发的各种实践。不要认为RUP与XP是矛盾的,其实不然,它们具有不同的原理、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在 RUP 中融合了 XP 技术时,才会得到过程的正确量,既满足了项目所有成员的需要,又解决了所有主要的项目风险问题。对于一个工作于高信任环境中的小型项目团队,其中用户是团队的一部分,那么 XP 完全可以胜任。对于团队越来越分散,代码量越来越大,或者构架没有很好定义的情况,您需要做一些其他工作。在用户交互具有"契约"风格的项目中,仅有 XP 是不够的。RUP 是一个框架,可以从 RUP 出发,在必要时以一组更健壮的技术来扩展 XP。

RUP最佳实践包括:

1. 迭代开发: RUP的开发过程建立在一系列迭代之上,每次迭代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限制(例如四个星期),称为"时间盒",每次迭代结束的时候都发布一个稳定的小版本,该版本是最终系统的子集。"时间盒"是迭代开发中的关键概念:它意味着迭代周期的期限是固定的,如果目标没有完成,则放弃本次迭代的需求,而不是延长迭代的时间。

2. 管理需求
3. 使用基于组件的构架
4. 可视建模
5. 持续的质量验证
6. 控制变更

关于RUP阶段的一个简洁和准确的描述:

1.初始-开发系统的业务用例;要求探索少量但是重要的需求(大约10%),以便获得范围、关键风险的尺度,并且决定是否进入细化阶段。

2.细化-迭代地构建核心体系结构和解决技术风险。构建体系结构意味着真正的编程、集成及测试-这不是纸上谈兵或者丢弃原型。细化阶段,我们需要迭代地详细地探索大部分需求(大约80%),同时实现系统的核心风险部分。在整个细化阶段需求都可能是变化的,通过不断的"反馈-适应"循环,评估已实现的部分。

可以看到,这与传统的瀑布风格的需求定义不同,其大部分需求是在开发核心体系结构的同时细化得到的,并且其从实际的开发中得到反馈。我们也能够以此为据来决定是否继续此项目。

3.构造-迭代地构建细化阶段没有做的元素;迭代地集成和进行质量保证;准备部署。由于大部分需求的不稳定性已经在细化阶段澄清,所以在构造阶段需求的变化较少。

4. 发布-完成&beta测试,确定版本,部署系统。RUP规则推荐"迭代周期的长度是2-6周"。 迭代开发和RUP的本质是采取小步骤,对于可能不完美的实现,迅速集成,质量保证,测试,及时获得反馈,然后根据反馈,调整需求、设计和实现。小步骤、反馈和调整是核心概念。

迭代方法允许我们边学边走;随着迭代的进行,我们得到越来越多的真实的需求,更加客观的风险,以及完成该项目的更加准确的能力估计。简言之,经验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计划者。

12 个 XP 实践包括:

有计划的开发:通过结合使用优先级"故事"和技术估算,确定下一版本的功能
小版本:以小的增量版本经常向客户发布软件
隐喻:隐喻是一个简单、共享的"故事"或描述,说明系统如何工作
简单设计:通过保持代码简单从而保证设计简单。不断的在代码中寻找复杂点并且立刻进行移除
测试驱动开发:用户编写测试内容以对"故事"进行测试。程序员编写测试内容来发现代码中的任何问题。在编写代码前先编写测试内容
重构:这是一项简化技术,用来移除代码中的重复内容和复杂之处
结对编程:团队中的两个成员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开发所有的代码。一个人编写代码或者驱动,另一个人同时审查代码的正确性和可理解性
集体代码所有权:任何人都拥有所有的代码。这就意味这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变更任何代码
持续集成:每天多次创建和集成系统,只要任何实现任务完成就要进行
每周 40 个小时:程序员在疲劳时无法保证最高效率。连续两周加班是绝对不允许的
现场客户:一名真实的客户全时工作于开发环境中,帮助定义系统、编写测试内容并回答问题
编码标准:程序员采用一致的编码标准证

RUP与XP的融合,是各自特点的相互补充,也是软件开发方法的平衡之道。而对软件技术平衡的思考也可以说是技术成熟的开始吧。

最后,再阐明我对软件项目开发的理解。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应该能够识别、分析不同软件项目的特点,采用相对适合的开发实践来适应软件开发过程,保证对软件开发的有效支持,以便能够创造出&ldquo足够好的&rdquo软件。而这个足够就是对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平衡,最大化满足客户需要的实现。
本文作者:网友 来源:网络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章旨在分享信息,不代表对其内容的完全认同。文章来源已尽可能注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积极配合处理。同时,我们无法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进行完全保证,对于因文章内容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本账号不承担法律责任。转载仅出于传播目的,读者应自行对内容进行核实与判断。请谨慎参考文章信息,一切责任由读者自行承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