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知识管理
互联网重塑知识社会意义
吕本富  其它     编辑:DEZAI   图片来源:网络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最早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知识社会将知识和创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最早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知识社会将“知识”和“创新”作为社会的核心。相对于我们提及较多的“信息社会”而言,信息社会建立在信息进步的基础之上,知识社会则包括社会、伦理等更广泛的内涵。

  从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来,我一直在做互联网创新和网络经济方面的研究,在大量案例中,我们发现“知识社会”的意义正在被互联网不断丰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知识社会不仅注重知识本身,更强调知识的行动力,也就是说知识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静态的知识对于知识社会的构建没有丝毫意义,只有“活化知识”指导人类的行为,创造价值,知识社会才真正是我们向往的一种社会形态。

  实际上,所谓“知识”,就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最早的时候它们可能刻在龟壳上,或者写在绢帛上。互联网的诞生让“知识”的产生、传播和沉淀都变得更加迅速、更加扁平,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均等的享受丰富社会知识资源的机会。彼得德鲁克在《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一书中曾写道:“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彼得德鲁克的这个观点应该再补充一下,类似百度知道这样的互联网问答平台,可以创造超过1亿的问答数量,每天无数人在上面传播知识,从“知识生产率”的角度看,将是一场知识应用的革命。

  最近,我专注了一个“活化知识”的典型案例,就是百度知道和Discovery联手推动的“U活”运动。一个线上真人秀的活动有30万人和10万人分别在线上线下参与,这数字让我惊讶。按照我的理解,与“零碳”、“乐活”等同样发端于互联网的族群类似,“U活”谐音“优活”,倡导的是“智慧生活”,强调智慧与行动的连接,强调知识的行动力。通过“U活”这样的活动,“行动”开始成为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也成为获取知识后更重要的结果,这对于知识社会优越性的体现有着重大意义。

   尽管每一个互联网族群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但从没有一个族群向“U活”这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实际上,我们人人都已经是“U活”一族,只不过有深浅之分。 不管是鸿儒还是白丁,只要行动践行知识,知行合一,就是“U活”的范畴。

  这一点,也印证了彼得德鲁克的预言:“知识社会不是一个仅仅崇尚精英的社会,而是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流体特性,传统的社会组织及活动边界正在融化。创新也不再是少数被称为科学家的人群独享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的主体。”互联网的力量正在重塑知识社会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推动这场社会文化变革的加速前进。
本文作者:吕本富 来源:其它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频道首页  >>网站首页   纠错  >>投诉
版权声明:CIO之家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CIO之家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延伸阅读
也许感兴趣的
我们推荐的
主题最新
看看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