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范式的变迁:从分布到协同
网友  收集    编辑:德仔   图片来源:网络
 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实质是建立在协同和共赢的信念上的,只有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相互信任、互利及长期发展基础上的信息共享和合作行动,即ldq
 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实质是建立在协同和共赢的信念上的,只有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相互信任、互利及长期发展基础上的信息共享和合作行动,即“协同”,将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转化为所有参与者的集体行动才是对每一个参与企业有利的,即“共赢”。
   
  然而,从植入这种管理思想到“量体裁衣”的具体实施,中间仍存在巨大的鸿沟。一方面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内由于不断涌现的新概念使得许多实践者陷入“概念迷宫”,另一方面相关软件厂商的产品推陈出新,容易误导企业将供应链管理等同于信息技术的新应用,轻视自身行业特性、业务特点和合作企业间的协同等管理层面的内容,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本文试图梳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供应链协同在未来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供应链管理的三种视角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情况的企业的视角下供应链管理仍有着细微的差异,明确这一点才能帮助企业清晰定位,走出“概念迷宫”。以下是三种典型的供应链,这种划分方式对理解后续的范式变迁比较合适。

    (1)企业供应链管理企业

  供应链管理是就单个公司所提出的含有多个产品的供应链管理,该公司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主导者地位,拥有主导权。在这样的供应链中,必须明晰主导者的主导权是什么,以及它能否成为统一整个供应链理念的关键要素。如果这种主导权模糊不清,不仅无助于计划、设计的制定与实施,而且,也无法维系整个供应链的运转及建立起强有力的管理组织。

    基于企业供应链的供应链管理,不仅考虑与供应链上其他成员合作,也较多地关注企业多种产品在原料购买、生产、分销、运输等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其实际上是供应链发展的初级阶段。

    (2)产品供应链管理

    产品供应 链是与某一特定产品或项目相关的供应链(如,啤酒供应链)。基于产品供应链的供应链管理是对由特定产品的顾客需求所拉动的整个产品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的系统管理。采用信息技术是提高产品供应链的运作绩效、新产品开发以及完善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产品供应链上,系统的广告效应和行业的发展会引导对该产品的需求。

    (3)供应链协同关系(供应链契约)

    作为购买、分销和物流管理的同义词,是由供应链上部分成员形成的协同联盟。目前,在这种涵义下的供应链协同关系主要是针对这些职能成员间的合作进行的管理。

    以上三种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是彼此相关的,而且在许多方面是相互重叠的。当然,这种供应链管理研究范围的划分方式不是唯一的,还有其他划分方式。

    二、供应链管理的模式演进

    按照上述第三种视角深入探究,可以发现供应链管 理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发生了许多变化.
   
  (1)分布式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初期,由于“共赢”对企业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协同”,因而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仍是自主的理性经济人,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独立地为最优化自己利润而做出决策。这样各个决策权就分布在各个分散的企业中去,他们在做出决策时没有考虑整个供应链的利润和其它节点企业的利润。这样虽然各个企业作到了局部优化,但对于整个供应链来说,其不是最优化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企业才开始痛定思痛,开始探索供应链管理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协同。

    (2)集成化管理

    企业在意识到分布式决策的弊端后,首先意识到的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实际上理论界研究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成果也比较多。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中,企业试图克服分布式管理的缺点,强调对供应链的集中控制。一般来说,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中假设有一个自然人,其能对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进行控制,这样整个供应链就能取得整体最优。

    但是在实行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中会遇到许多无法克服的障碍,第一,在实际上不存在超级自然人,而各个节点企业是独立的经济法人,他们有不完全一致的激励目标和不对称的信息结构,同时他们的市场地位也不相同,因此不可能按照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所要求的做出决策。第二,即便存在超级自然人,其能控制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但是这样做需要建立一个非常复杂的模型,几乎不可求解。这样有节点企业不能按照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所要求的做出决策,集成化管理就会失败。

    从分布式到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似乎应验的“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供应链管理在反复的失败中走向均衡的最优管理模式-协同化管理。

    (3)协同化管理

    意识到集成化管理和分布式管理的缺点之后,最近几年,企业开始研究供应链协同管理。在供应链协同管理中,依然假设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是自主的理性经济人,他们之间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沟通后做出决策。这样各个决策权就分布在各个分散的企业中去,但是他们在做出决策时要考虑整个供应链的利润和其它节点企业的利润。这样虽然各个企业不一定做到了局部优化,对于整个供应链来说,其也不是最优化的,但是其是接近集成化管理的,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也是比较高的。 实际上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他们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

    这里从交易成本角度来对这三种管理模式进行理论的研究。在分布式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是完全的市场行为,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协同和协作,他们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就会存在交易成本,主要包括寻找成本和谈价成本等,这时不存在组织成本,但是交易成本在三者中是最高的。在集成式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完全集成,他们之间的行为更接近组织内部行为,这时他们之间的组织就会存在组织成本,随着集成度的提高,组织成本也会随之提高;这时不存在交易成本,但是组织成本在这三者中是最高的。在协同式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部分集成,他们之间的行为是一种中间组织行为,他们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这时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都存在,但是两者都比较低,比较起来,在这三者中,其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之和是最小的。

  三、供应链协同的三个层次

    尽管供应链协同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对其的研究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广泛兴趣。从决策范围和决策时间的角度,可以把对供应链协同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即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

  (1)战略层协同

    在供应链协同中,战略协同处于最高层次,它规定着战术协同和操作协同的范围和程度。它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供应链网络的设计,包括长期供应商和客户的选择、厂址的选择、仓库的分布、产品的设计等。

  (2)战术协同

    在供 应 链 协同中,战术协同处于中间位置,是供应链协同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研究的中心问题。战术协同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类:生产-库存系统的协同、库存-分销系统的协同和生产-分销系统的协同。

    生产-库存系统的协同。生产- 库存网络连按着供应链中的生产设备和在制品,该网络可以用多级库存问题来描述。早期的目标主要集中于总成本最小的优化。

    库存-配送系统的协同。比较 生产-库存系统而言,对陪送网络中的库存决策研究更加深入,也更加广泛。在众多的库存/配送问题的研究中,一个仓库、多家分销商的情况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生产-分销系统的协同。相对 生 产-库存系统和库存-分销系统,生产-分销系统要复杂得多,因而研究也相对较少

    (3)供应链操作协同

    在供应链协同中,操作协同处于最低层次,它是战术协同和操作协同的基础和前提,战略协同和战术协同的所有内容都依赖于操作协同。它主要包括:供应链同步运作;信息协同。

    目前供应链中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条形码和扫描技术、数据仓库、因特网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对这些运用在供应链中的信息技术又可以划分为四大方面:业务信息系统、通信技术、物料搬运技术和基于因特网的IT技术。

    由上可知,从分布式到协同化供应链管理,标志着供应链管理从绝对理性走向切实可行,从无序走向有序。诚然,优化和集成仍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但是没有供应链的协同,优化和集成定无从谈起,毕竟,协同是优化和集成不可或缺的基石。

本文作者:网友 来源:网络收集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频道首页  >>网站首页   纠错  >>投诉
版权声明:CIO之家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CIO之家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延伸阅读
也许感兴趣的
我们推荐的
主题最新
看看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