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生产制造
一个真实的PDM选型和实施过程(2)
张航    PDM  编辑:dezai  图片来源:网络
选型启动和厂商调研 t_msgfont id=postmessage_46032>刚开始在选用国内还是国外厂商上我是倾向于国内厂商的,因为我们公司的业务并不复杂

选型启动和厂商调研

刚开始在选用国内还是国外厂商上我是倾向于国内厂商的,因为我们公司的业务并不复杂,又不牵涉到异地协同设计,三维CAD几乎没有使用,没有必要选用费用高实施难度大的国外高端PDM软件,国内PDM公司也有一些实施较好的案例,而且公司开始实施的就是图档管理内容,相对简单,应该能把软件用起来。
A、B、C这三家公司我都知道,以前也都接触过,他们内部可能也都有人认识我,但没有交情,这3家能够代表国内PDM的最高水平了,A、B二家公司和我们公司以前就有接触,在PDM行业也是知名的C公司和我们公司未接触过,拥有CAD/CAPP/PDM全套的技术系统解决方案,企业运作情况较好,我也想对它进行详细的了解。D公司代理的是国外软件,产品实施难度不大,性能和国内产品相比又有一定的优势,价格稍贵,但D公司的大致价位我并不清楚。在网站上我看到D公司在北京有个PDM研讨会,参加人员须在网上填资料,我填后二周内都没有人和我联系,让我很失望,因此在前期的报告里就没有提到它,后来我们的信息化顾问推荐了这家公司,4个候选人就是这样诞生的。
4家公司都是我通知的,告诉他们我们公司定于10月中旬PDM选型工作正式启动,会请4家公司同时来公司,但在正式启动前A、B、C三家都上门来了,A公司略显奇特以前有人曾来过我们公司,但后来至少半年以上无人和公司联系,我们内部刚开完会,我还没有通知,销售经理韩女士就上门来了,时机太合适了,看来对我们内部的情况还挺熟悉的,我把未定稿的需求分析给她了,希望她能提出意见,我们的目标是否合适。没过2天,她回了个电子邮件,有她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案例介绍,同时把我们提的需求一一作了详细的回答,给我的印象很好,工作很细致。
B公司对我们内部的情况了解多写些,讲课时就调研过,在选型会前一天又到技术部找部长沟通去了,当时我正好在技术部和选型小组几个人讨论问题,技术部长来电话说B公司来调研,想了解一些我们公司的具体情况,让一个室主任去他办公室也参加座谈,看得出这个项目他们很重视,小杨工作还比较细致。
C公司我通知后,很快派销售经理洪先生来访,他收集信息的能力较强,了解到了我过去的工作经历,也曾和他们公司的大区甄经理有过一面之缘(其实如果在马路上相遇,肯定互相之间都不认识)。又主动专门派人来调研了一次,但来调研的就一个人,而且一看就是资历很浅,我不知道当时他们的想法是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也许是为下次调研打基础,反正当时给我的印象其实很一般,没有效果。选型启动会前一天的上午,大区甄经理来见我,聊了一些过去的事以及我们沟通认识的人,然后他向我建议先实施CAPP,再做PDM,他们公司的CAPP有一定的优势,这四家公司只有二家有CAPP产品,这个建议我无法接受,这将打乱我的整个计划,同时我们公司产品生产周期较短,机加也不是非常复杂,CAPP用处不大,PDM里也能管理一些CAPP的东西,而且国外根本没有CAPP这个东西。到底是市场中打拼出来的公司,销售能力较强,他在努力创造销售机会,按他的思路改变游戏规则,尽管没有成功。
D公司技术经理王先生在电话里和我聊的很好,回答了我很多疑问,当时我正对编码发愁,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建议和参考方案,让我感觉很有收获。但事先他们并没有来调研,只是在选型会的前一天下午来见我,了解了一些情况。
选型会议主要有这样几个内容:
1.选型实施小组介绍我们公司基本情况和选型大致步骤。
2.介绍我们公司PDM需求分析初稿,并征求软件商意见。
3.回答软件商的各种问题
参加会议的就是我和公司的几个技术骨干组成的选型小组成员、我们的信息化顾问和四家软件商,管技术的副总也是总工,他对计算机不懂也不感兴趣,这项工作没有参与。技术部部长对PDM很重视,但他以前也未接触过,表示听我的意见就行了,他也没有参加。我们公司加顾问大约有10个人,软件商也有10多人,会议开始前,软件公司都忙着交换名片,我们企业很多人都没有名片的,销售员们都拿出了本子记录了姓名联系方式等等,这是很好的习惯,一个项目有影响作用的关键人物就2-3个,对于非关键人物你千万不要忽视,在我们这个项目的最后阶段,非关键人物在天平摇摆时也起到关键作用了。
会上D公司的王经理针对我们的需求,发言很踊跃,也是在显示自己,反问我们的问题把我们都难住了,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知。好在我们公司来的都是搞技术的(我把自己也算在内),对此无所谓,他这样做其实有点冒险(也许他是看准了我的心理),如果换了别人,可能会不高兴的,但我当时需要的就是给我们提出意见,完善我们的需求分析。会议不到半天就结束了,会后我们会继续整理需求分析,定稿后各厂商在此基础上做方案并报价,价格放在信封里,我将统一拆封,这样避免报价的不公平,同时我要求各家报价要实在,我很反感先报个高价,如果不行在最后阶段作高台跳水的报价方式,我认为这有欺诈嫌疑。同时我也不愿意将价格压得很低,使供应商都没有利润,那样对我们公司没有好处,我希望我们公司的PDM项目在每个公司都是A类项目,对供应商来讲,A类项目肯定是利润高、影响大的项目。每个公司在售前都会说我们很重视你们这个项目,否则他拿不到这个订单,但到了售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每个公司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C公司提出下午再去技术部了解一些详细情况,这种热情不能打击啊,但如果每家都这么做,技术部的日常工作肯定要受影响,所以选型这种工作尽量不要拖,否则自找麻烦。
从前期各家表现都还好,展示了各自公司优势的一面,也没有人对对手进行恶意攻击,从基本面分析,A公司和顾问联系较多,据说A公司有好几个项目都是顾问促成的,我们内部有人对A公司印象稍差,因为A公司有时还在做ERP,感觉不专业,能否得到企业内部人员的认可是A公司成败的关键;B公司前期来讲过课,企业的人对他们印象不错,也得到了我一定的认可,但顾问对他们非常反感,甚至认为排除B公司,剩余的三家公司都能把我们项目做好,他们在项目中要胜出必须企业里有强势人物力荐,否则很容易被否决;C公司进入项目稍晚,没有内援也没有反对者,但作为设计行业国内规模最大的厂商,还是有运作机会的;D公司进入项目也晚,和C公司类似,内部也没有反对派,顾问和D公司也合作过,对其印象较好,我对D公司感觉也还好,它的主要缺点可能是价格。
应该说四家供应商都有机会,关键是后期的运作。
项目前期的分析
选型工作已经正式拉开帷幕,主要演员都已粉墨登场,站在供应商的角度,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呢?
1. 甲方的基本情况(包括人数、企业性质、效益、行业地位、做事风格等等)。
2. 项目启动原因。这个项目是老板临时提出的,老板是直接管技术部的,而且是在把ERP项目停掉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发自企业自身的真实需求。
3. 参与的厂商。仅四家公司参加选型,说明事先对PDM行业做了一定的调研,选型周期不会太漫长(至少计划是这样的),如果10家公司参与选型,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呢?三家国内,一家国外,选国内的可能性大些,但不能说明D公司就是陪绑的,因为D公司的产品是国外软件中最便宜的。
4. 投资预算(所以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都没有讲)。从项目负责人的经历来看,对行情不会一无所知,又有国外软件参加,估计预算不会很低;但作为民营企业,项目负责人选型会特地强调价格的合理性,所以价格也不会太高。
5. 项目的真实性。甲方是真的要作项目吗,还是就是找找甲方的感觉,现在乙方被玩弄的事情也不少。
e-works上有过一个案例,这是03年华南某厂的pdm项目招标的事,该厂家年初广撒英雄贴,把各路供应商找来招标,然后一家一家的去吃喝,吃够了,到了年底说了一句话:“我们没钱,暂不做了”;某天,该厂家的某位招标项目组成员说自己病了(真假不知),然后通知各个供应商;然后好热闹啊,各路人马提着药品、慰问品纷至沓来……,这样的招标已经是第二次了,估计明年还会来一次的。
6. 竞争对手活动。B公司来讲过课的信息应当不难搜集,其它公司和企业里的人、顾问都有什么关系呢?以前进行过什么活动呢?
7. 需求分析内容。没有哪个厂商的影子,尤其是B公司的影子,应该是企业自己写的东西,说明还没有倾向性,各家都有机会。否则B公司会有很大的先机,企业里有人有明显的倾向性了,如果项目下面又没有很大的进展,应该考虑退出竞争了。
8. 甲方选型相关人员研究。甲方可能相关的人员有老板、技术副总、技术部部长、信息主管、技术部的几位骨干,这些人对PDM都是什么态度,对选型是否会发表意见,他们相互间都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
9. 关于顾问。因为到企业里免费讲了次课,老板感觉不错就请他当顾问,之前企业里有人为他做引见吗?顾问做过信息化规划,这份规划是什么内容,这次选型会按规划执行吗?顾问在这个项目上会起什么作用呢?选型会上顾问主动讲了些东西,提了些要求,顾问本人肯定是会发表意见的,信息主管以前是搞ERP的,是老板专门聘来搞信息化工作的,信息化主管和顾问是什么关系呢?企业里其它人是怎么看这个顾问的?
10. 关键人物的判断和攻关方式。这么多人里面谁是关键人物?关键人最关心的是什么?他的背景、爱好是什么?如何让他为我们说话?
这里面有很多信息要收集,信息收集最全的厂商基本上也是最后中选的厂商,所有的信息不可能从一个人身上了解到,要多找信息来源,而且往往会出现收集的信息之间有矛盾,可能是有人提供假情报,也可能是所处的位置不同,各人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这些都需要作详细的分析。
本文作者:张航 来源:网络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频道首页  >>网站首页   纠错  >>投诉
版权声明:CIO之家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CIO之家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延伸阅读
也许感兴趣的
我们推荐的
主题最新
看看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