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环境配置检查
第一条 时钟设置
很多场景中,业务需要保持正确的系统时钟,才能正常工作。网络时间协议(NTP)是一种用于同步计算机时钟的协议。NTP服务器是一种网络服务器,可以提供准确的时间信息,使其他设备能够同步其时钟。建议采用卫星授时的NTP设备。(配置NTP)
第二条 域名设置
通常需检查域名是否被注册、DNS解析是否正确、服务器是否响应等。正常包括内网域名、外网域名。(DNS服务管理)
第三条 数据检查
核对系统中的初始数据是否准确无误,确认消除测试相关无关数据。(删除无效数据)
合规检查
第四条 定级/备案
定级备案是指根据网站的信息内容和服务类型,对网站进行等级评定和备案登记的制度。
ICP备案全称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备案”,对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主体进行登记管理和监督的。备案的内容包括网站的名称、所有人、证件号码、域名信息、服务器的具体位置等。
第五条 审批制度
系统的建设及上线应经内部审批,未经审批建设的一般不准予上线。
功能检查
第六条 业务功能完整性:
对照业务需求文档,逐一检查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都已实现。
确认系统是否支持预期的所有业务场景,包括正常流程和各种可能的异常情况。
性能检查
第七条 负载测试
通过模拟用户同时访问系统,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可以使用专业的性能测试工具,逐渐增加并发用户数,观察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
在超过系统设计负载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检查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这有助于发现系统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内存泄漏、数据库死锁等。
安全检查
第八条 账户及口令安全检查
合理的用户权限及口令设置可以有效保护数据安全。在上线前,要检查系统的用户权限体系,确保不同用户只能访问其被授权的功能和数据。普通员工只能查看和修改自己的工作数据,而管理人员可以查看更多的业务数据和进行管理操作。同时,要加强对敏感数据的保护,如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措施。
第九条 网络及安全
信息系统基本信息时明确是否需开通互联网访问,以及需要开放的端口及功能。系统开放范围根据最小权限原则,从严管控互联网访问,非必须不开启互联网访问,即仅对必要服务的必要端口开通外部访问。(系统联网、发布明细)
确保系统的网络通信采用了安全的协议,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安全是业务上线的重要前提。可以使用专业的安全漏洞扫描工具,对系统进行全面扫描,查找潜在的安全漏洞。(漏扫报告及整改报告)
第十条 数据安全:
检查数据存储是否安全,包括数据库的访问控制等。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敏感数据。(数据库访问限制及审计)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进行备份工作。(备份设备配置)
对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进行检查,如在收集、存储和使用用户数据过程中是否遵循相关的隐私政策,对用户的敏感信息进行了适当的加密处理。
第十一条 防病毒措施
防病毒软件可以有效预防并遏制各类网络威胁,包括但不限于恶意软件、病毒、木马、间谍软件等,实时监控、扫描、删除这些威胁。同时,防病毒软件还能帮助保持网络连接的稳定,避免因病毒攻击而导致的网络中断。(防病毒软件)
兼容性检查
第十二条 浏览器兼容性
测试系统在主流浏览器中的兼容性。
第十三条 设备兼容性
测试系统在各种设备(如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上的运行情况。
对于移动设备,还要考虑不同操作系统以及不同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兼容性。
日志与监控检查
第十四条 日志记录
检查系统是否有完善的日志记录功能,能够记录系统的关键操作、错误信息等。日志应该包含足够详细的信息,如操作时间、操作人、操作内容、错误代码等,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和排查。(存储要求180天以上)
确认日志文件的存储方式是否安全,并且有适当的日志备份和清理策略,防止日志文件占用过多的存储空间。(防止日志存储过量导致死机)
第十五条 系统监控
检查是否有系统监控工具,能够实时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如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量、网络流量等)、业务指标(如业务数量、用户活跃等)。确保在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及时发出警报,以便运维人员能够快速响应并解决问题。(网管系统配置)
本文作者:boo 来源:学而嘉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