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企业家
稻盛和夫到底在讲什么
曹岫云  笔记侠  制造  编辑:寒江天外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认为哲学要讲一系列术语,是非常深奥的学问,并且是专家学者该去研究的事。稻盛哲学没有术语,都是最简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让所有人都能理解与实践。

一、稻盛哲学只讲了一句话

稻盛哲学在讲什么?它跟我们平常理解的哲学,有4点不同。

分别是,简朴性、实践性、道德性、辩证性。

第一,简朴性。

稻盛和夫当年创业,28名员工跟着他,其中20余人都是初中生。当他要讲自己的哲学时,他发现只有用初中生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员工才能理解、接受并实践。

一般情况,我们认为哲学要讲一系列术语,是非常深奥的学问,并且是专家学者该去研究的事。稻盛哲学没有术语,都是最简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让所有人都能理解与实践。

第二,实践性。

哲学普遍讲述人生和宇宙的大道理,而稻盛哲学全都来自实践。稻盛和夫在科学研究、企业经营、生活实践中提炼出自己的哲学,又立即用它指导科研工作和企业经营。

稻盛哲学的理论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实践和理论相互补充,不断循环,是一种高维度平衡。

第三,道德性。

哲学是哲学,道德是道德,二者虽有关联,但属于不同范畴,这是人们普遍认知。

稻盛和夫却把道德,放在稻盛哲学的核心位置,即——以利他之心思考行动。这在其他哲学中是不明显的。

第四,辩证性。

稻盛哲学强调兼备事物两极:既要利己,也要利他;既要大善,也要小善;既要大胆,也要小心;既要有斗争心,也要有慈悲心;既要有大家族主义,也要有市场竞争主义;既要关心爱护员工,也要严格要求员工等等。

唯物辩证思想,存在于稻盛哲学的每一个具体项目中。

——稻盛哲学的内容很丰富,相关书籍也已经很多,稻盛和夫总结说:

“我的哲学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人生方程式。”

稻盛哲学的人生方程式为: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一个人,人生是否幸福?幸福的程度如何?事业是否成功?成功的程度如何?答案是,“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三个要素的乘积越大,人生和工作就越接近幸福与成功。

如果有一句话能概括稻盛哲学,那就是人生方程式。不过,这个方程式还可以更完整: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100~100)×热情(0~100)×能力(0~100)

能力是天赋之才,因人而异,分值范围是0分到100分;

人只有能力还不够,如果没有热情、干劲、朝气,不肯努力,懒散怠惰,结果依然不会好,这个分值范围也是0分到100分;

不过,最为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与能力和热情不同,它的分值范围是-100分到100分,有“正负”之分。

稻盛和夫说,这是因为一个人即使能力和热情都很高,但由于方程式是乘法,持有正面的思维方式的人,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则会是一个更大的正值;相反,如果持有负面的思维方式,哪怕是很小的负数,都会导致人生和工作的最终结果变成负值,这样的人,轻则“抱着金碗没饭吃”,重则“难免加害于社会”,是不可取的。

今天的大多数企业家在面对利益问题时,左右为难,无法抉择,但在稻盛和夫眼里,企业家个人的利益、企业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全是统一的,这些问题都是同一个问题。

当下人们碰到的很多现实问题,稻盛和夫也碰到过。大学毕业后,他到一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松风工业去工作,这家工厂连续十年亏损,发不出工资,包括稻盛和夫在内的每名工人,都想找机会跳槽,新上任的领导又把劳资关系搞得十分紧张,工会经常组织罢工运动。

但后来稻盛和夫发现,天天发牢骚,说老板坏话,抱怨社会不公平,嫌自己家里因贫穷而没有后门,感叹自身命运不好......这些负面情绪,除了让自己更加消极,没有任何意义。他决定,不如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眼前的研究中去,先把本职工作干好再说。

思维方式一旦转变,他的心情马上就轻松了,稻盛和夫立刻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工作。而且,人排除杂念后,更容易发现事物真相,他很快就取得研究成果,还受到领导表扬。

因为他在大学里学习的是有机化学,所以一开始对石油化学很感兴趣,对精密陶瓷没有兴趣,但由于自己取得成果,他越来越喜欢上制作精密陶瓷的工作,于是便更加努力。越努力越有成果,越有成果他就越投入,进入了良性循环。

从年轻时期的稻盛和夫反观当下,任何企业家,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充满激情地努力。努力到什么程度?

稻盛和夫研究的精密陶瓷,是电视机里面的绝缘零件,要阻隔几百万赫兹的电流,普通陶瓷无法使用。不久,公司就交给刚刚大学毕业的稻盛和夫一个任务:研究开发一种叫作“镁橄榄石”的新型陶瓷。

镁橄榄石的绝缘性能好,特别适合于高频电流,用作电视机显像管的绝缘材料最为理想,而且市面上的需求已呈爆发式增长。松风工业当时接受了松下电器的一个订单,正需要大量的镁橄榄石原材料。

但是镁橄榄石的粉末非常松脆,没有黏性,过去的办法都是添加黏土,但黏土总是含有杂质,制作出来的陶瓷纯度不高。因此,镁橄榄石的成型问题,成为了困扰全世界科学界的最大难题。

稻盛和夫一开始也像其他人一样,用各种比例的黏土、用各种压制方法,把能想到的方法都用尽了,绞尽脑汁,可还是解决不了这个难题。

就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非要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不可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渗入到稻盛和夫的潜意识里。他每时每刻思考这件事,简直是吃饭也想、走路也想、睡觉也想、工作时也想、回家时也想。

人处在这种精神状态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了。一天深夜,稻盛和夫又做实验到很晚,当他感到疲劳打算休息时,脑子里还在想着陶瓷的事,结果一不小心踩着了一个容器,鞋子沾上了实验用的石蜡。

他当时还很愤怒地喊:“谁把石蜡搁在这个地方!”但脑子里马上划过一个思想的闪光,突然来了灵感。

第二天,稻盛和夫架起一个简单的锅,把石蜡放进去加温到60℃融化,再放入镁橄榄石的粉末不停翻炒均匀,这时镁橄榄石粉末表面上就产生了一层粘性薄末,粉末成型了。稻盛和夫惊喜万分。

他又发现,如果一开始石蜡加入太多,它就彻底融化了,镁橄榄石粉末的形状也会瓦解;如果太少,黏性就不够。经过反复实验后,他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石蜡,当镁橄榄石粉末成型后,石蜡也挥发了,粉末的形状也保留了下来,且没有任何杂质。这下子,令全世界头痛的科学问题,就被稻盛和夫用这样简单的办法,给解决了。

用有机物帮助无机物成型,现在这个科学道理已经是常识,但在当年是稻盛和夫首先发现的。后来他才知道,成功合成镁橄榄石的除他以外,就只有美国通用电气一家公司。通用电气合成出的陶瓷,结构跟稻盛和夫的陶瓷结构一模一样,但是合成方法完全不同,加入石蜡也是稻盛和夫的首创。

没有像样的设备,也没有理论的指导,在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里的一间简陋实验室中,一个非对口专业的刚毕业的大学生,赤手空拳,竟然创造出足以跟通用电气的技术相媲美的科研成果。就连稻盛和夫自己,也觉得这是瞎猫踩中了死老鼠。

他感到格外幸运,认为这是神对自己的怜悯,因为自己拼命地工作,神看不过去了。他想,这样的灵感不可能再出现第二次,但事实上,在他之后的人生中,类似的“幸运”接二连三地来临。

根据人生方程式,企业家到底要努力到什么程度?就是像稻盛和夫一样,抱着无论如何非解决不可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朝思暮想、左思右想、前思后想、苦思冥想、千思万想,强烈地想,反复地想,深入地想。

一个人“想”到这种程度,愿望就会渗入潜意识。潜意识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不休息,是24小时工作;第二,它对人非常忠实,如果你动好脑筋,它会帮你实现好的目的,可如果你动坏脑筋,它就会帮你实现坏的目的。潜意识千方百计听从你这位主人的吩咐,所以我们努力勤奋,是为了把工作做到极致。

至于稻盛和夫为什么产生了一刹那的灵感?他后来领悟,为了看破现象背后的本质,为了看清事物包含的真理,我们心灵的镜子必须纯粹透明,否则我们就见不到真相。

把本质和真理,同自己的心灵状态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稻盛哲学所讲的——心纯见真。


本文作者:曹岫云 来源:笔记侠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频道首页  >>网站首页   纠错  >>投诉
版权声明:CIO之家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CIO之家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延伸阅读
也许感兴趣的
我们推荐的
主题最新
看看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