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职场
厉害的人是怎么分析问题的
小猫倩倩  知乎  职场  编辑:许我半盏清茶   图片来源:网络
系统思考要求我们看清各种变化的过程。影响系统的任何变化都不是瞬时产生的,但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曾经困扰你许久的问题会迎刃而解,一直在努力却不见成效的学习会突破瓶颈——瞧,这就是“系统思考”的魅力。

所谓系统思考,就是要“观察整体”,即认为我们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任何事件都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简单的线性单因果关系。比如说,你认为自己成绩不好是因为题目做的太少,这就是一种单因果关系。事实上,造成“成绩不好”的原因有许多,可能是因为你不够专注,可能因为你刚刚失恋情绪受到了影响,也可能因为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你熬夜刷题反而使你更加不专注、成绩更不好。如果我们把“学习”这一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它包含着许多环节:预习、上课听讲、记笔记、自习、回想等等,而我们的精力——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则影响着其中每个环节的效果。

image.png 再比如说,昨天你和女朋友大吵了一架,现在你们正在冷战。在你看来,你只不过忘记了“纪念日”而已,她居然大动肝火。虽然你嘴上说着“亲爱的我错了”,心底里却觉得她在无理取闹,心想又双叒叕要“破财消灾”来讨好她了。事实上,在此之前她早已对你不洗衣服、乱摆放东西种种生活习惯颇有微词,还责怪你每天沉溺于游戏不思进取,只是你毫不在意;而“突然爆发”的争吵也是不满情绪积蓄已久的结果。如果把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看成一个系统,保持爱情长久的要诀并不是马上清空购物车——虽然这种做法看似可以缓解燃眉之急。长远来看,你需要改掉自己邋遢的习惯,让自己更加健康、向上,而她变得更包容,你们之间才能有更少矛盾。

系统思考要求我们看清各种变化的过程。影响系统的任何变化都不是瞬时产生的,但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掌握了系统思考,你会在坏事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警觉地发现,而不是等到酿成大祸才捶胸顿足懊恼不已。同样地,微小的、集中的行动,如果选对了地方,有时会带来可观的、可持续的改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杠杆作用”。

一、没有系统思维带来的认知误区

在学会“站在系统的角度看问题”之前,我们可能会有以下几个思维误区。来看看自己占了几个呢?


1.“我的职位就是我的职位”

我们接受的教育历来强调忠于职守这一观念,以至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就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只要做好自己所在岗位的重复机械劳动就行了。这种思维误区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麻烦:一是高度专业化引起的岗位单一化,一旦遭遇裁员离开自己的岗位,很可能短期内难以再找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工作。二是只关注自己的岗位,而对职位之间的关联缺乏责任感,一旦出现失误就会相互踢皮球。

同样地,如果你觉得自己作为学生的职责就是“学好课本知识”与“按时完成作业”,而不去主动获取更多课堂与教材外知识,那你永远也无法成为一名高级学习者。


2.“敌人在外部”

这就是“我的职位就是我的职位”带来的负面效应。当发生问题时,我们每个人都习惯责怪身外的人或者事。市场部责怪生产部:“我们完成不了指标,都怪产品质量不行。”生产部责怪工程部:“我们想生产出好产品呀,可是你们的设计太糟糕了。”工程部指责市场部:“要不是因为市场部瞎提意见,我们肯定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类似地,你也可能会说,“都怪闹钟早上没叫,我才睡过了。”“我女朋友一点也不理解我,我们俩变成现在这样都是她的原因!”“我这次考的不好,都怪老师太变态,出的卷子又偏又难。”最后一个问题也没解决,自己变成了一个满满负能量的受气包,好像全世界都和你过不去,存心难为你——却全然不知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正在自己手中。

3.执着于事件

股市中有“七亏两平一盈”的说法,意思是炒股的人70%都是亏钱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亏钱呢?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相信“投机主义”,听信“炒股专家”和小道消息,相信通过看K线图的走势能够预测明日涨跌,把买股票当买彩票,而忽略了股票本身的含义——买入一个公司的股票,实际上是买入了一家公司。虽然短期价格会有波动,但长期来看,决定公司价格的必然是它的价值——这是由它的盈利能力、运营效率、资产安全、有无护城河等因素决定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则是估值买入股票。

我们所遇到的很多困境,其实并不是来自突发事件,而恰恰是来自缓慢渐进的过程:小到个人失恋、失业的痛苦,学业的困境;大到环境恶化、公司的破产。如果大家的思想都被短期事件主导,就无法实现整体性的提升。


4.从经验中学习的错觉

有一个关于学习的悖论:我们最擅长从经验中学习,但许多重要决策产生的结果短期内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填志愿之前,你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所学的专业;在把“兴趣”变成“工作”之前,你也并不知道自己很快会失去兴趣;领导层的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会导致几年后公司破产。从经验中学习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能通过经验完成,我们更应该学会的是从书籍、互联网中的新领域汲取知识。


二、如何构建“系统思维”


1.树立因果循环的观念

想要使用系统方式思考问题,首先要改变我们原本线性的单因果思维模式。像文章开头写到的两个例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改变“都是XX才导致这件事的发生”这样的想法,也要改变简单武断地处理问题方式。不要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想,我是不是太笨;不在工作遇到麻烦的时候想,老子大不了辞职;不在感情遇到问题的时候想,大不了分手。在系统中,每一个产生影响的作用都既是因,也是果,没有只存在于一个方向的作用。一切改变的出发点,其实正是我们自身。


2.构建系统的基本模块

构建系统关系的基本模块有三种:正反馈,负反馈与延迟。

正反馈就是加速增长或加速衰减,让“好的更好,坏的更坏”。比如说刚上小学的刘二狗性格腼腆,因为他第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不好,老师就没有特别注意到他。他误以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于是也不喜欢老师了,最终导致成绩越来越糟糕,进入了恶性循环。再比如说一个商品质量不错,通过顾客们的口口相传,商品销量越来越大。

image.png 负反馈是“起着稳定作用的反馈”,它会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高中生物告诉我们,人体系统有数千个负反馈过程来维持体温、保持平衡、愈合伤痛、调节瞳孔采光量,以及进行危机报警。

image.png 

延迟就是行动和结果之间的时间间隙。这个时间间隙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洗澡的时候,你转动调节水温的阀门,水温不会立即变化,而是会等一会才变化。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你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选的专业学什么、有什么用,可能直到大三大四的时候才知道,也可能直到毕业也不知道。调节完阀门等待水温生效的过程、填完志愿到找到职业归属感的过程,都是“延迟”。

我们所在世界的所有系统,都是由正反馈、负反馈和延迟这三个基本模块搭建成的。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后,我们就可以试着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思考了。


三、系统的基本模型

系统总共有12种基本模型,这里来详细讲解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2种——极限增长模型与转移负担模型。

  1. 增长极限模型

一件事情如果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并且发展迅速,那么这种快速的增长一定会导致副作用,从而使增长缓慢甚至大幅下降。

image.png 

这个模型由一个正反馈和一个负反馈组成,“副作用”就存在于负反馈的圆环中。

大多数人遇到“增长极限模型”都会“见招拆招”:假如你无法打破坏习惯,你就更加倾向于监督自己的行为;假如你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你就会花更多时间改善关系;假如你想减肥,你就每顿饭吃很少甚至不吃;假如你的成绩不够好,你就会做更多题、在自习室呆的更久……在开始阶段,这种改进是有成效的,但是很快就会进入瓶颈。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才停滞不前,于是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结果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了反作用。

这是因为,每个“增长极限模型”的杠杆作用点都在“负反馈”的环节。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识别并改变负反馈限制因素的影响,这可能需要你考虑之前没有想过的方向。比如说,要想改善亲密关系,你得放弃自己对于“完美伴侣”的假设;成绩不够好,你更需要充足的睡眠,并且通过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来获得提升。

生活中有许多“增长极限模型”。要识别这种模型的方法很容易——你看看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一开始越变越好,后来就神秘地停下来了?如果是,首先试着找到正反馈——是什么变得更好了,又是什么带来了改进?第二步,寻找限制发展的因素,以及它带来的负反馈。一旦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就要去寻找那个杠杆点,减弱或者消除限制条件。这么说听起来好像比较抽象,没关系,大家可以先有一个印象,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转移负担模型

转移负担模型就是遇到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就先采用一些简单的办法减轻症状,结果深层次的问题其实越来越严重。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治标不治本”。


image.png 

转移负担模型由两个负反馈环路组成,上面那个环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下面那个环路是能够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它不会立竿见影。两个负反馈之间通常还有一个正反馈的“副作用”,这个副作用会让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难发挥。

通过拖延来暂时逃避写毕业论文,心情不好的时候借酒浇愁来暂时忘记烦恼,这些都是典型的“转移负担模型”。副作用可能是离deadline越来越近,于是写论文这件事越来越痛苦,一直在拖延的事终究不得不面对;吸烟与酗酒并不能真正解决困扰你的问题,暂时的愉悦之后是危害健康的代价……

长期来看问题越来越糟糕,系统的整体健康状态会越来越差,人可能越来越难改变系统——出现了这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转移负担模型”了。

要想解决“转移负担模型”的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症状”,比如说糟糕的亲密关系,焦虑的心情。第二步是找到一些根本的解决办法,然后再找一些缓解症状的办法。第三步是找到症状缓解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法,还要知道依赖“症状缓解法”最终会导致症状越来越严重。当你习惯了这种分析方式,下一次,当你遇到类似问题时就会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

本文作者:小猫倩倩 来源:知乎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频道首页  >>网站首页   纠错  >>投诉
版权声明:CIO之家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CIO之家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延伸阅读
也许感兴趣的
我们推荐的
主题最新
看看其它的